很容易落到大臣和阉党的手中。
对于黄子澄,燕王朱棣深恶痛绝。
也正是因为黄子澄,朱棣才决定对朱允炆下手。
一个毫无武力值,就爱听信文人的懦夫。
是很难让一个国家,真正走向繁荣富强的。
看着昔日的兄弟,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
朱棣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起事,早晚被人搞死。
拥兵自重,本身就是一个随时可以被砍头的理由。
更何况,还有黄子澄在那里整日里煽风点火。
所以,朱棣起兵的理由也很简单。
清君侧,就是要杀了黄子澄来祭旗。
于是,一场靖难之变,让黄子澄车裂而亡。
一同死去的,还有他的家人、族人。
昔日富贵的姻亲,纷纷被发配边疆。
作为黄子澄,其实就不应有恨。
文人擅长的是治理社会问题,而不是参与政治斗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