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归道’,二者皆追求宇宙的终极真理,只是在大道上而显现不同。若从超越教派的高度看,两者在宇宙观、观与解脱之道上,有着同样的共通性与终极追求,以及对事物的超越,和对天地万物的和谐归一……”
“所以小子以为,佛本是道,道即是佛。”
话毕。
一僧一道,皆目露思索,沉吟不语。
洛子君没敢再打扰,拱了拱手,便准备退去。
这时,那名老道立刻站起,手端拂尘,躬身行礼,忙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洛子君回礼道:“不敢当,小子姓洛,名子君。籍籍无名,一介书生而已。”
那老僧此时也站起,双手合十,低头道:“阿弥陀佛,公子方才之论,新奇惊人,令贫僧耳目一新,振聋发聩,仿佛另窥天地也。”
“洛子君……”
老道目光闪烁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嘴里喃喃念着这个名字,似乎在回忆自己之前是否听说过。
少顷。
他立刻低头弯腰,虚心求教道:“公子刚刚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知出自哪里?为何贫道从未听过?”
原来这个世界,连《道德经》都没有。
洛子君心头一动,道:“小子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不过那本书,年代久远,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老道连忙道:“公子可还记得书上内容?”
洛子君见他一脸心急,道:“记得一些。”
老道大喜:“那公子可否写下来,让贫道一观?”
“阿弥陀佛……”
那老僧正要说话,老道立刻转头骂道:“秃驴闭嘴!”
老僧却不闭嘴,低眉顺眼道:“洛公子是鄙寺客人,还请道兄不要逼迫才是。”
老道皱了皱眉,犹豫了一下,从袖中拿出了一块白玉,递到了洛子君的面前,道:“洛公子是读书人,平时读书,可能会头疼脑胀,难以静心。贫道这块玉,若是戴在身上,可让公子冬暖夏凉,静心专注,以后读书学习,效果会更好。还有,以后公子若是遇到困难,又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