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聚会地点往往偏僻,去的路上还遮遮掩掩的。
大家一起看书、讨论文章甚至排演话剧,内容都是不能让日伪知道的那种。
这天,严振声在书房看书,严宽狗狗祟祟的进来,先给老爸的青花盖碗里续上水:
“爸,给我点儿钱呗?”
“你小子什么时候缺钱了?”
“小钱不缺,大钱没有啊,那不都被我妈收了嘛,说给我攒着娶媳妇儿。”严宽一撇嘴。
“那怎么不去找你妈要?”
“嘿嘿,这事儿不好让她知道。”
“要多少,做什么?”严振声没打算穷养儿子,但花钱要有名目。
“一万块行吗,爸?要是大洋,100块就行!”严宽竖起食指一比划。
现在是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了,货币贬值得让人心惊,100法币只能买半只“坤坤”。
老百姓有一句顺口溜叫“孔子对天坛,五百当一元。”
说的是500面值的联银券,正面印着天坛和孔子的画像,购买力只相当于沦陷前的一块钱。
只有大洋,因为本身主要成分是贵金属,购买力依然比较坚挺。但大洋要偷偷花,被抓到了不仅钱要被没收,人还得蹲大牢。
“拿钱干什么?”
“我听说最近有大学的教授,在黑市贱卖自己的藏书,就为了换口粮食,我想去帮帮他们,顺便丰富一下咱家的藏书。还有,最近海燕社缺经费了,需要大家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行啊你小子,生意归生意,理想归理想,这思路没问题,但你知道黑市鱼龙混杂吗?”
“我不去黑市呗,找人引荐一下教授,直接去对方家里交易。”
“你也是读书人,在这种情形下去教授家里花钱买别人心爱的藏书,会不会有道德负疚感?”
“嗯~”严宽迟疑了一下:“有一点,但我跟那些教授没有交情,花的也不是自己挣的钱,也不好平白接济人家。只要我把价格给公道一点,不趁人之危就是了。双方都认可的交易,那就是公平的。”
“好,有底线,不迂腐。”
严振声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沓联银券递给儿子,500元面值的共100张: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