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别利亚耶夫现在却有些后悔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承担着多大的压力,要在一个此前几乎无人涉足而且称得上是只有捕风捉影的部分【理论】的领域开辟出一条道路来,实在是无比艰难。凭着天赋和努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来自大洋彼岸的俄国的他战胜了土生土长的美国竞争对手们,成为了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代价是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事业。
他没得选。父辈携家带口地逃来合众国,又并未给他换取到更好的生活条件。自打生下来就险些和贫民窟为伴的别利亚耶夫发誓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命运,现在他做到了,再不知足地索取对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言理所应当的东西就过分了。有时候他偶尔也会和与自己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开些玩笑,那是属于他们这些边缘人的特有的调侃方式。
“下个月我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最近总是腰疼……右手时不时地发麻。”返回了办公室里的别利亚耶夫忽地皱起了眉头,按住了自己的脊椎下侧,“……于尔根,把资料给我看看。”
有着一头金发的青年才俊很礼貌地将准备好的文件交给自己的上司,然后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文件里记录着有意加入团队的新人的资料,但别利亚耶夫并不抱太大的希望。要说原因,大概是项目的真实意图要严格保密,因而对外只能招来受宣传内容吸引的骗术受害者或本来就是骗子的脱口秀艺术家,这两种人在团队里都没法发挥太大作用,虽说前一种人偶尔也能派上用场。
“就凭这些人……唉。”虽然前几天就已经看过一遍了,再次审视这些资料的别利亚耶夫还是忍不住要感叹几句,“咱们干脆开个诈骗公司,省得带来这么多误解……”
“开了诈骗公司也不能解决你的问题啊。”金发青年研究员咳嗽了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最近好像在求艾伯巴赫夫人把你带去联谊会——但在我看来,你就不适合结婚。”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于尔根。”别利亚耶夫瞪了他一眼,“还是说,谣言是真的?你跟你妹妹——”
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屋子内的两人又恢复了不苟言笑的模样。别利亚耶夫装模作样地按下了桌子上的按钮,那由复杂的电控系统操纵的屋门就自行开启了。站在门口的是一个中等个头的有着东亚人相貌的女孩,看上去应该只有十几岁。她一声不吭地走进屋子,也没有首先向有些疑惑的两人问好,看上去反倒比别利亚耶夫更像是这间屋子的主人。
“哎呀,我还以为是恶作剧呢。”别利亚耶夫瞪圆了眼睛,他捡起手边的论文,又反复看了几遍同事递给他的文件,“抱歉,我一直以为这个叫香月夕呼的作者应该至少24岁而不是14岁……呃……实在是不敢相信。”
“没什么不可信的,十几年前我还在中亚参加过军工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