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统治者的合法性,随即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神佛分离运动。
排佛之势分外激烈,无数寺院被废去或者合并,无数佛像、经卷被烧毁,无数僧人比丘尼被敕令还俗,无数庙宇的供奉对象都被要求变更。
祇园神社虽然被留了下来,也紧跟着更名为‘八坂神社’。
毁佛一事虽然让神道教崛起复兴,却也勾起了不少僧侣和信众的怨怼。
佛陀的戒律和威严荡然无存,不少人被迫更改自己的信仰,在冲突中有人葬生火海,有人在抗争失败后被下令处死,无数的人在苦海翻波中呼唤神子的名字——
从天上国土而降世的神子,所拥有的传说为佛教和神道教共有。
因为憎恨与苦难平行,于是在这方动乱和灾祸中成为不少信徒在俗世中沉浮的寄托。
祇园夜奔的寓意,时隔千年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佛陀的信徒们又说,世人又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无法从贪嗔痴慢疑五毒所化的心魔中挣脱,正因为当初神子凭借智慧堪破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毫无留恋地离开这欲//望横流、魔头丛生的尘俗。
时至今日,百年的时间才将伤痛稍稍抚愈,但是每回人们谈起祇园的神子,都会提到平安时代的京都是何等的风情并茂,也会提到当年神佛并重的神事是何等华妙庄严。
千年前的人间倾慕、爱憎嗔痴,苦求彼岸之舟而不得度的怨恨。
百年前的毁佛动荡、众生业障,在暴动中向天呼喊求救的绝望。
时至今日每逢大祭,抚今追昔,人们便因此有感的惆怅和遗憾。
如此多的厌恨、如此多的遗恨、如此多的怅恨。
本该依附于欲望催生出种种的诅咒。
然而,作为众生所爱的神子,那个早已离世之人,却是与咒力毫无关联的绝缘体。
羂索曾经深深引以此为憾事,但峰回路转一般,神子还有一位不为人知的兄弟,正好为世人所恐惧视为天灾。
这件事让人感到美妙,比那些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还令人觉得美妙无比。
他们之间的联系,恰好象征着一体两面。
正如光明必定伴随着阴影,喜乐祥和的弥勒身后必定伴随着形貌威严的韦陀。
一方的逝去必定意味着一方的失去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