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得让大家亲眼瞧瞧什么叫“场面”
。
到了镇上,街道渐渐热闹起来。
人声鼎沸,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苏老三熟练地把牛车停在“苏豆”
铺子后面的空地上,小心翼翼地卸下一车码放整齐的豆制品。
他拜托曾浩帮忙照看摊子,顺便代卖。
“老曾,辛苦你照看一下,卖完咱俩再分账,不会亏待你。”
曾浩点点头,摆摆手笑道:“自家兄弟,甭客气,赶紧去办事吧。”
安顿好之后,苏老三牵着牛绳,一手牵着闺女,带着几分从容踏上了采买之路。
街面上人来人往,空气中飘着油条香、糖糕甜味和各种杂货的气息。
苏眠眠兴奋地东张西望,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第一站是集市上的摊位区。
这里的摊子挨挨挤挤,从蔬菜鲜肉到布匹陶器。
苏眠眠一边走一边默默琢磨明天的菜单,心里早已打好了腹稿。
家里摆酒,亲戚朋友加邻里乡亲,少说得二十桌起步。
人越多越显得热闹兴旺。
每桌十道菜才叫体面,图个吉利数字“十全十美”
,也不能让人觉得寒酸。
自家做的豆腐能派上用场,比如咸蛋豆腐羹。
那味道滑嫩清香,配上一点葱花和猪油,绝对让人赞不绝口。
之前母鸡下蛋太多,放久了容易坏。
她干脆全腌成了咸蛋,晾在阴凉通风处。
如今已有几十枚,量也足够支撑这场宴席。
还能煎豆腐、酿豆腐,再来个凉拌腐皮和豆腐丝,调点香油和醋,爽口又开胃。
四五个菜就这么轻轻松松凑齐了。
既实惠又有特色,还不浪费自家资源。
还差六道主菜,苏眠眠想了想,干脆搞点新鲜花样。
不能光吃素,得有点硬菜撑场面。
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拉着苏老三的手臂。
“哎哟,苏老弟啊,最近不知是谁在街坊邻里间传开的,都说这猪骨炖汤,香味浓郁,滋补得很。
好多人家都开始熬骨头汤了,你别说,这风一刮起来,连带的大骨头也金贵起来了。”
韩屠夫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以前那些没人稀罕的猪大骨,剁碎了不是喂狗就是直接扔进沟里。
连收废料的都不乐意要。
可眼下倒好,竟然成了抢手货,能换实打实的铜板。
这笔买卖简直是白捡的钱,他怎能不高兴?
苏老三一听,眉头立刻皱成了个“川”
字。
五根骨头?
明天作坊开工就得用一大锅汤底,这点分量哪够塞牙缝的?
“这样吧,韩大哥,这剩下的五根我全要了,您要是方便的话,我也再去别的摊子转转,看能不能再多收些。”
韩屠夫摆了摆手。
“嗐,说什么见外话!
这几根骨头送你了,咱们也不是头一回打交道,我看得出你是正经做营生的。
待会儿我帮你去问问别的屠户,看谁那儿还有存货。”
苏眠眠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