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国学总纲!(4 / 7)

,一宽一严皆为祸根。’”

一旁的魏瑞亦听得发怔:“这哪里是少年帝王笔下之语?分明是阅遍人事、通晓庙堂者方能写下。”

“且你们看,”他又翻出卷首一节“正德篇”中一段,“注中有言:‘德之为政,不在形诸外仪,而在制诸私心。’听起来寻常,实则立意极高。”

“这话若出自诸子,尚可理会;但此书却进一步接道:‘德若徒然口说,便如水上文字。士若心无立处,其行不堪事政。’此等言,直击士风之虚浮,简直犀利。”

“此非文士气质,倒像是受尽官场磋磨之后的反思之语。”

郭仪翻到“问仁篇”,其中一节设问:“或问:仁为政首,何以御残吏?”

答曰:“仁不妨法,仁能使法不为私用。残吏之横,在法不清,非仁之咎;故仁主尚法,法主明仁,此二者相生。若有官者,以仁为缓刑之词、以法为酷吏之饰,皆失其本也。”

郭仪一时沉默,良久才低声道:“竟能将‘仁’与‘法’并论不悖,尤能识其相生之理……这样的理解,已非儒生之常讲,反是法家与儒理之会通。”

李安石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在想什么?”

郭仪缓缓放下卷册,神色凝重,语气低沉:“我想,若此书真是陛下独撰……那他心中之士道,恐怕早已脱离了‘科场出士、朝堂见才’的旧道了。”

这话一出,众人一时无语。

因为他们也看出来了。

这一部《国学纲要》,并非单纯为“取士”之用,它更多地在写“如何为官”“如何为人”“如何立身”“如何驭下”。

更像是——

一部“为天下立教”的志书。

霍纲重新合起一卷,忽而道:“你们方才是否见到‘行礼篇’下卷的注解?”

众人回首看他。

“那一节原是讲‘乡饮酒礼’,常见于旧制,往年考题中多取其章法仪序,不出‘尊卑有序’四字。”

“但这本《纲要》却在注中写道:‘乡饮之礼,实非饮也,乃观德也。礼设于饮,不为酒也,为问答;问答者,察士志也。’”

“又曰:‘今之士子,入朝争爵,不知乡礼;入官视政,不知下情。此风不改,名与实终隔。’”

他语气本平淡,至此却低声一叹:“这一笔……既刺士林,又讽朝制。”

“可他并未激烈,只是点到为止,却令人无法辩驳。”

“……不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写出来的。”

许居正闻言,只低低念了一句:“‘为问答者,察士志也’……真好。”

“陛下这是在说:礼,不是为外形而设,是为识人而设。”

“朝堂诸官若皆只识礼仪而不识人心,那就等于背了书却不解其义。”

他缓缓放下卷轴,沉声道:“今日之读,犹如照镜。我看这《国学纲要》,不止是写给士子的,恐怕,也是在写给我们这些当官之人。”

一旁国子监祭酒年纪最长,眼睛虽花,然精神极振。

他轻轻合上所阅的那卷“礼正篇”,语声缓缓:“许公之言极是。”

最新小说: 让你当郎中,你靠生娃建神朝?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大奸臣当道 少年铁血战神 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逍遥赘婿王爷 蜀汉我做主 穿成首辅家的炮灰下堂妻 第一憨婿 说好全孬兵,咋成第一蓝军磨刀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