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国姓窃明 > 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

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4 / 5)

改用硝化纤维无烟火药,大约也就只能确保两分钟一枪,开十几枪就得送回后方清膛保养。

射速和复用性那么差,作为大规模部队瞄准射击,肯定是不合适的,普通军队排队枪毙也不需要那么高精度。

所以这种武器未来的定位,只能是作为战场上的预先狙击,争取在三四百步之外,集中个十几杆甚至几十杆狙击枪,对着清军重要将领一顿覆盖。

事实上米国独立战争时,双方也都是这么用线膛枪的,哪舍得用来跟龙虾兵对线,还不是盯着将军狙,至少也得狙个中校少校什么的。

原本江宁镇兵工厂上马之前,朱树人评估过,光靠大冶那边的兵工厂,两年内最多也就制造两三万支“武昌造”

现在江宁这边也起来了,虽然最初产量肯定比不上大冶,但到隆武三年底,两边加起来至少能造五万支新式滑膛步枪了。

线膛枪占用的产能会比滑膛枪更多数倍,以目前的技术成熟度,至少生产七八支滑膛枪的人力、设备工时占用,才能换来生产一支线膛枪。

未来磨合成熟后可能会高效些,但如果要追求螺旋膛线缠距问题,还是会有反复。

总的来说,朱树人对未来再次开战时,线膛枪部队的建设规模预估,也就控制在几百上千的程度,比滑膛枪至少低一个数量级是肯定的。

……

工业和军工部门就这么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种田,时间也很快进入了隆武元年的九月。

秋收农忙的时候,马鞍山铁矿的扩产建设也一度放缓,少占用流民人力,把那些季节性的劳工都放回去收获庄稼。

只等入冬农闲后,再加快进度。

反正休战期可能至少会持续两年,朱树人也不用太急。

经历了此前多年大灾,农业生产始终是最重要的。

隆武元年的中华大地,虽说连年灾害潮还没过去,北方至少还能连续灾荒两三年,但南方相对而言已经提前缓解了。

毕竟寒冷为主导致的灾害,总是南方先缓解的,此自然之理也。

今年南方至少完全没有出现蝗虫,也没有出现大的瘟疫,各地的卫生治理工作做得都还行,此前那波连年大疫后,百姓大多也有点免疫力了。

寒冷致灾的主要方式,还是水旱为主,尤其是旱。

但南方地区多年的恢复性水利建设,极大缓解了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北方清廷控制的地区,农业水利系统几乎已经是彻底崩溃,有些省诸如山、陕那都几十年没修过水利了。

所以秋收结束后,朱树人浮光掠影了解了各省上报的情况,南明各地基本缓解了饥荒,军粮筹集工作还能小有饶余,不得不说是否极泰来,大明在承受了那么多年灾厄后,总算是转运了。

至于北方,今年的人口衰减估计至少又是百万量级的,饿死、瘟疫死、自发组织对抗鞑子被杀死,三项加起来至少过百万。

还有额外数十万量级的北方百姓,会持续南逃进入大明控制区。

按照多尔衮现在的竭泽而渔频率,估计顺治二年到四年,北方人口起码比顺治元年累计再下降三百万。

到时候多尔衮控制下的总人口,估计也就一千五百万出头了,被奴役汉人至少被压榨到一千二

最新小说: 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 重生之盖影奥特曼 谍影凌云 德云流量王 嫂嫂别怕,灾荒年,我种田养活一家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决战龙腾 我只想再多活亿集 他暮光而来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