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修陵墓,恨不得把缩小版的大秦塞进去,永垂不朽。
陈宏却把这两个工程看轻,话语间隐隐有指责始皇帝浪费民力,竭泽而渔的意思。
这是我能听的?
易小川此时都有些佩服陈宏的大胆了,什么话都敢说,真是作死啊。
高要则没什么感觉,他不知道历史,根本没怎么听懂,也没亲身经历过徭役,也就没多大感触。
听了陈宏的建议,就连扶苏都觉得,自家的老父亲,不可能采纳陈宏的建议,停缓工程的脚步。
哪怕那确实竭泽而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让无数服徭役的人苦不堪言。
但在那位皇帝陛下眼中,和自己的万世千秋伟业一比。
一时的苦一苦百姓,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唯有功业,才是不朽的。
自己就算有一天真死了,也要做地下阴间的皇帝,统领千军万马,永垂不朽。
这就是计策与实际操作的鸿沟了。
就算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可皇帝不想做,你就没辙。
就算真的把利国利民的策略实施下去了。
可到了地方施行的时候,官吏、豪族、世家、贵族不配合,也是没辙。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
明明策略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真到施行的时候,下面的官吏就搞得一团糟。
其中有庞大吏员群体,借此机会,敲诈勒索、大肆欺压百姓敛财,把本来好心的新政,执行成了敲骨吸髓的酷政。
变法,反而成了压榨百姓的新型工具。
还有党争,敌对旧党的拖后腿、使绊子。
什么新政,什么改良,什么策略,执行不下去,都是白搭。
说到底,比到最后,比的都是人。
官吏要是清正有为,什么困难都有办法治。
官吏要是全是蝇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