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种子机器人,谢云逸是随身携带的。
所以他要控制楼兰号来华新这边取件,然后再通过楼兰号把永昼峰探索机器人和5个种子机器人都带到月球去。
通过楼兰号的控制头盔,谢云逸可以清晰感觉到,楼兰号停放的机库里,5台八哥机器人正在活动着自己的几条机械臂。
它们正在为接下来的“装机”任务做着最后的准备。
就在刚刚,佳宇把八哥V3版本的设计图传给了他。
他通过楼兰号AR头盔的中继,与位于晨光中的智能工厂进行了意识链接,确认了设计图的导入。
鲲给出的所有划时代的产物,除了第一次使用时流程比较繁琐…
或者换句话说,产品功能非常多的产物在第一次使用时比较繁琐以外,整个的使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它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流程。
智能工厂中。
谢云逸首先停掉了智能工厂中涡喷发动机配件和x9芯片的生产,只剩下了一个线程在生产方舟手机。
现目前方舟手机可不能停!
因为这涉及到接下来星空世界论坛配套的实物载体。
星空的主服务器流量承接压力在佳宇最近的均衡策略中,已经被分了很大一部分到E4矩阵中了。
所以中渝12楼那边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另外就是谢云逸准备做一次特别的测试,他尝试用方舟手机,作为分布式计算算法下的主要承载体。
这个计划重要但不紧急。
矩阵试验星1到4号的发射马上也开始了。
所以谢云逸的整体压力都朝月球任务这端倾斜了。
要平衡压力目前就只有等月球基地落实了。
因为它的任务类型和属性是:紧急且重要。
智能工厂的制造,是需要时间等待的!
只是它的时间概念与人类的时间概念完全不一样。
它是以阿秒或者飞秒为基础单位的制造时间戳。
在它的整体时间模型里,谢云逸清晰感觉到了,它描述了1单位时间内,熵减值与有序组织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这是谢云逸从拿到楼兰号头盔,拿到智能工厂后第一次特有的奇特感觉。
完全没想到,通过楼兰号的AR头盔中继后的意识链接信号对于智能工厂的控制和感受,可以直接反馈到自己的神经元上!!!
鲲这家伙给的说明书上,也没有具体介绍楼兰号的AR头盔戴上后可以中继信号,也没有介绍戴上后可以获得这么强烈的神经元反馈啊?!!
这到底怎么回事?
谢云逸很好奇,以鲲那家伙的变化多端性格来看,它尽管狡猾了点,但不至于有这种特色点还藏着掖着不显摆!
毕竟在谢云逸的阳谋中,人类的“好习惯”慢慢都“传授”给它了。
他回忆着。
很快20分钟刚过了几秒钟,智能工厂已经把30套V3版本的机器人平台生产好了。
这仅仅生产的是可热插拔的平台!
接下来要生产的就是必要的配件和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