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为江山社稷计,恳请陛下慎思国本,另择贤能……”
一句句,一字字,如同冰冷的针,密密麻麻地刺向唐世成的心头。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又拿起另一份,目光扫过,内容依旧。
再一份,还是如此……
起初,他尚能保持冷静,认为这只是朝臣们见风使舵,或是二皇子一党趁他病重发起的攻势。
但如此密集,如此口径一致,仿佛一夜之间,太子就成了千夫所指、人人得以诛之的昏聩之徒。
这背后,若无人精心组织、推波助澜,绝无可能!
唐世成的脸色渐渐阴沉下去,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风暴开始凝聚。
他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御书房的墙壁,看到了背后那双翻云覆雨的手——郑公策!
还有他那看似焦急,实则野心勃勃的二儿子,唐玉澜!
好啊,真是他的好臣子,好儿子!
他不过病了几日,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想要搅动风云,颠覆储位!
他们真当朕老了,病了,就提不动刀,看不清这朝堂之上的鬼蜮伎俩了吗?!
“咳咳……”一股郁气堵在胸口,引得他一阵剧烈的咳嗽,苍白的脸上涌起一阵病态的潮红。
侍立在一旁的老内侍见状,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杯温热的参茶,声音带着忧惧:“陛下,龙体要紧,这些奏章……还是稍后再阅吧。李长风说了,您万万不可再动肝火啊。”
唐世成摆了摆手,没有去接那杯茶。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气血,但胸口的窒闷感却挥之不去。
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脑中飞速转动。
弹劾太子,制造舆论,这只是第一步。
郑公策和玉澜,他们接下来还想做什么?仅仅是想逼他废黜太子?
不,没那么简单。以郑公策的老谋深算,既然已经撕破脸动手,就绝不会只满足于废立太子,他必然还有后手,更凌厉,更致命的后手!
会是什么?
联络朝臣?施压于朕?还是……
就在他心念电转之际,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略显慌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试图阻拦的低语。
唐世成猛地睁开眼,眼中厉色一闪:“何事惊慌?!滚进来回话!”
一名身着风尘仆仆驿丞服饰的官员,连滚爬爬地冲进御书房,也顾不得礼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份插着三根红色翎毛的紧急军报,声音带着哭腔和无限的惊恐:
“陛下!八百里加急!晋州、幽州、并州、青州、离州、震州、燕州、凉州,八位藩王……八王皆厉兵秣马,囤积粮草,其麾下精锐皆有异动!
探马来报,八王往来书信频繁,皆言……皆言太子失德,朝纲不振,欲联合进京……进京‘勤王’!请陛下明察啊!”
“勤王”二字,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唐世成的心口!
晋州王、幽州王、并州王、青州王、离州王、震州王、燕州王、凉州王!
皇帝彻底震惊了!
大乾共有九位藩王,自太祖开国就封下了,世袭至今。
这九位中,竟然有八位要闹事,而只有一位凌州王,也就是那位女王没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