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将领也被明军一战打破了胆,当初他正在右翼,要不是身边护军,拼死相护,付出了无数人命之后,他就差点交待在几天前的战场了。
开始听说明军朝自己而来,心中一悬,直听到济尔哈朗的军令之后,悬着的心方才暗自长吁一口气。
杨州距离临津江不足百里,建奴人人配马,行军速度极快,济尔哈朗算了一下行程,半日时间就可急行军到达杨州。
而明军那边步骑混同,想追上他们难于上青天。
所以建奴的撤退极其从容,还未行极三十里,一骑惊慌失措的来报:“启禀郑亲王,临……津……江上,出现了……大量明军水师溯江而上,恐怕是要截断我们的退路!”
“什么?”济尔哈朗只觉得天旋地转,千算万算,他算掉了明军水师,他大声咆哮道:“临津江河道狭窄,又是枯水期,那明军水师是如何进入临津江的?”
斥候唯唯诺诺地道:“皆是小船,他们……是乘小船进江的!”
“大王勿忧,临津江秋冬之时,宽不及四五十丈,我军弓弩能轻松由南惯北,小船不足为虑!”
在济尔哈朗手足无措之时,崔鸣吉连忙出来献计。
济尔哈朗心中方定,建奴虽不善水战,可是弓术是没话说的,一箭能贯江,那就没什么可虑的了。
他谨慎地继续问道:“那我军渡江之船还在么!”
斥候忙答道,“在的,闻知明军溯江而上,看守渡船的兄弟,自知不敌,已经提前将渡船全部运上了岸。
济尔哈朗长吁了一口,迅速命令大军急行军,最好赶在明军水师到达之前,全部过江。
可等济尔哈朗到了江边,却傻眼了,原来江中满是船,就像是下饺子一般。
这些都是临时征发的小船,可是明军都将他们临时改造过,先是将大船的小炮转移到小船,这样每条船都有一到两门小型火炮。
船的四周全部竖起一排排木板,木板上预留了大量射击孔。
济尔哈朗瞬间傻眼了。
他们仓促赴援,为了急速行军,当初可未带多少火炮,而今面对小船上黑洞洞的洞口,济尔哈朗有一种无力感。
在先锋营丢下了数百具尸体之后,济尔哈朗想也没想放弃了渡江的想法。
目前摆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了,一条就是背水列阵和明军决一死战,可是此刻追在后方的明军兵力已是自己的一倍以上,他们引以为傲的骏马铁骑,在训练有素的明军面前,丝毫吃不到任何甜头。
他曾不止一次,看到自己百里挑一的白甲巴牙喇,死在一个个普通的明军手上。
当那声火火枪响时,就算身着三层甲的白甲巴牙喇,也无济于事。
背水一战意味着再无退路,一旦失败,就是灭顶之灾,这条路显然不是好的选择,果断被济尔哈朗放弃。
剩下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速度向东行,撤退进不远的太白山脉,绕过临津江,逃回生天。
济尔哈朗想也没想,选择了进入连绵的太白山脉,绕过临津江。
建奴人人配马,马匹充足,步兵也能骑马行军,下地作战,所以行军速度极快,轻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