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开明军追兵,进入了太白山脉。
当进入大山的济尔哈朗长吁一口气的时候,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明军竟然没有跟上来。
经过后方的斥候来报,济尔哈朗这才知晓,明军原来虚晃一枪,趁着自己走进太白山脉的时候,只留下部分人马,封锁山道,全军渡过了临津江。
济尔哈朗再次傻眼了,痛定思痛之后,他并不敢重新杀出山来,谁知道这又会不会是明军的一个圈套。
济尔哈朗进入太白山脉之后,山道崎岖蜿蜒,绕道行军极为缓慢,才在本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临津江上游,在此处终于渡过了临津江。
可是几日已去,山外已经完全变天,此刻的明军几乎兵不血刃的进入高丽黄海道,占领了平山、海州瓮津、长渊等一众城市,现在兵锋直指黄州而来。
李俊业领军疾行,正好与建奴从老巢疾行而来的第一批五千援军撞个满怀,毫不客气的在黄海道,将这支建奴围歼。
江北已无重兵,所过之处高丽守军不是望风而逃,就是纳城而降,连首府海州在明军兵临城下时,由黄海道观察使带领着投降了明军。
明军自登陆以来数月,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什么叫做传檄而定,这次明军是深深体会到了。
济尔哈朗出山之后,仔细看了看手中的地图,惊讶的发现自己现在竟然在明军的后方了。
闻知明军正在向黄州前行,济尔哈朗后背冷汗涔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渡过了临津江,可是在他们的前面还有一条大同江。
高丽的地理山川实在是太坑了,半岛地形,纵深很浅,偏偏东西向河流众多,一道道东西向的河流将高丽分成一块块,可偏偏明军水师能够从海口轻易的驶入每一条大河。
想到明军封锁临津江的场景时,济尔哈朗无心恋战,只想快速逃出生天,在明军还未完全控制大同江南岸时,尽快从上游渡过大同江 。
但跟随的高丽君臣却不这样想,认为此刻明军后方空虚,正是直取王京的天赐良机,纷纷向济尔哈朗献策直取王京。
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这群高丽君臣,不把自己坑死,决不善罢甘休啊!
看似明军后方空虚,可是自己孤军深入,这不是往明军的包围圈里跳吗?就算能夺下王京,可是孤木难支,现在大势已去,如何能够守住,坐守王京,等于作茧自缚。
想起明军在关外被己方围困的各处据点,据点里明军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无助感,济尔哈朗浑身打了一个哆嗦!
按照他得脾气,早就把这群崽卖爷田心不疼的家伙全部宰了,但想到这群吉祥物还有用,济尔哈朗只好强忍住心中怒火,带着他们头也不回的去抢渡大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