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房间,冷明月身着亵衣,正弯腰对着梳妆台上的西洋镜,打理着头发,高挑的身子,弯腰的那动作,将她高挑完美的身材,展现的玲珑毕现。
很久没开过荤的李俊业,不觉看呆了。
冷明月注意了他那不正常的眼神,哑然一笑,“你实在是没赶着好时候,今日我刚好月事来了,不如你换个姐妹的房间吧!”
李俊业只得悻悻的坐在她旁边。
今晚他哪里都没去,就在冷明月的房间住下,两人说着话,一直到深夜,方才不知不觉的睡去。
翌日,清晨,李俊业在冷明月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洗漱之后,就带着一队亲兵去视察粥棚去了。
明末乱世,北方人口的损耗是惊人的,人口大量损失,带着大量的荒地,以至于农业历史悠久的中原地区开垦一直到清中期才完成。
当然这些人有的死于战乱屠杀,但更多的是死于战乱导致的生产秩序破坏后的饥荒、瘟疫等等天灾人祸。
所以在这时候施粥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上次的遇刺事件之后,登州城内流民商贾开始限制流动,所以城内的流民并不多。
可是到了城外,完全是另一个景象,漫山遍野,全部都是流民,李俊业先去查勘西门的附近的粥棚,这个棚昨天就开了,知道了施粥的消息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就吸引了十几万的流民聚集在西门附近 。
黑压压的,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人,以至于不得不动用一批卫所兵来维持秩序,四面八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正往此汇集。
李俊业来到粥棚,见到十几口大锅,正在鼓鼓的冒着大气,一口大锅粥已熬好,正在发粥,李俊业靠过去,却见流民排成长长的队伍,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民将手中一个木牌递了上去,立马得到了一大碗粥。
经过了解之后,原来是为了防止人冒领,顾均还特意设置了一套组织制度,每五十人分为一队,设置一队长管理所有人,所选队长能每日获粥两晚,每日在下午时发放领粥木牌,粥棚见木牌发粥。
李俊业站在附近观察了好久,突然一个小丫鬟来到了跟前,轻声道:“侯爷,我家姑娘请你过去一下!”
这丫鬟好生面生,李俊业一愣,“哪家的,哪个姑娘!”
丫鬟一噎,脸一红,尴尬道:“是我们家的顾姑娘!”
丫鬟或许是看出了端倪,忙补充道:“我是顾家的家生子,刚从江南来登州不久!”
李俊业瞬间就明白了。
李俊业循指望去,见粥棚不远处,果然停着一具不显眼的马车,附近有几个自己家的家丁守卫。
便在丫鬟的带领下,径直向马车而来。
揭开车帘,正见顾均抱着一本厚厚的账本,手里拿着笔,正在思考着什么。
“相公来了,快坐,我正有事和你商量!”
见李俊业来了,忙将他身侧搁在座位上的砚台很自然的往自己身边摞了摞,示意李俊业坐在她的旁边。
李俊业进了车厢,在他旁边轻轻坐下,顿时一股处子的气息迎面扑来。
顾均抱着账本道:“相公,我们低估了流民人数,昨日只看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