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这般得陛下看重,竟然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只有王子腾心里苦笑。
宁康帝哪里是对他言听计从,不过是他根据朝廷目前的情况,结合宁康帝表露出来的态度,给的一个折中之法刚好符合宁康帝的意思罢了。
接下来就是宁康帝和朝臣们商议具体出征事宜的时间。
忽有太监来禀:“启禀皇上,荣国公在宫外求见。”
宁康帝一愣:“贾琏?他不是去了天津卫吗?”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停住了话茬。
一人笑道:“荣国公年纪虽轻,却是能征善战之辈,几度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此番想必是听到辽东再开战端,荣国公在天津卫便待不住了。”
另一人也道:“常听人说,北静王爷与荣国公乃是我朝绝世双骄。又听闻,他二人私下交情甚深。
此番北静王爷被困辽城,想必荣国公定然心焦如焚,此行也必是为此而来。”
听到大臣们对贾琏的连番称赞,宁康帝不置可否,只是对太监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当贾琏跨入南书房,看着济济一堂的大员,他也是愣了愣。
不过倒也未曾表露出来,还十分利索的给皇帝见了礼。
宁康帝不悦道:“你不在天津卫好好造船,跑回来做什么?”
“陛下,天津卫那边的事情又不像是坐镇衙门,需要臣日日盯着。
如今那边的军港早已建成,造船厂也在按部就班的扩建中,一应战船的样品和图本俱已完善,臣只需要将任务交代下去,下面的人自然就能把事情办好。
陛下放心,您要的三百艘新式战船,一定会在规定时间之内全部出厂。”
看着在宁康帝面前侃侃而谈的贾琏,许多第一次见到的大臣有些诧异。
不明白贾琏为何敢在宁康帝面前如此随意。
看起来皇帝应该是让他去天津卫造船的,他没得旨意就跑回京城,换在旁人高低是个擅离职守的罪名。
可是对贾琏来说,这好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