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来衡量的话,这根本就不是舰队航母,甚至连小型航母都算不上。
要知道。
帝国海军地“山”
级小型航母的载机数量都有60架,而新建的护航航母的载机数量都有24架,而所有的舰队航母的载机数量都在100架以上!
这也正是英国航母的特色,即适航能力强,抗风浪的能力比其他国家的航母都要好,可航空打击能力却是最差的。
这不仅仅体现在了航母地载机数量上,而且还体现在了载机的质量上!
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航母上地作战飞机还都是双翼机,而当时,唐帝国海军的舰载作战飞机的性能就已经足够的糟糕了。
可英国海军地更糟糕。
到24年的时候,英国海军已经计划为自己的航母换上更好的战机,可当时“海火”
的研制工作还没有完成。
英国人不得不从美国引进了f4u,用在了自己的航母上(也正是英国人在使用中总结出f4u是一款优秀的战斗机,最后促使美国海军也用f4u取代了f4f)。
如果单论航母的航空打击能力的话,那么英国航母肯定是最糟糕的。
可问题是,英国人的设计是基于航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还能保持作战能力,而不是针对太平洋那种良好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行动的。
因此,在特殊的环境下,英国航母的战斗力甚至比唐帝国的航母还要好。
当然,在北大西洋与地中海上,英国航母也并不是在哪里都吃得开的。
其“勇敢”
级的“光荣”
号就在22年的时候,被德国海军的“杀恩霍斯特”
号与“格瑙森诺”
号在挪威附近海域给干掉了,这也是唯一一艘在正式交战中被火炮给干掉的舰队航母。
另外,“勇敢”
号在爱尔兰附近海域被德国潜艇u-29号给送到了海地,“皇家方舟”
号也在地中海上被德国潜艇u-81号射中一条鱼雷,还没有回到直布罗陀就沉没了。
这些极端战例都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这也直接的体现出,北大西洋与地中海战场与太平洋战场是不一样的,就算是航空打击能力更强的帝国航母,或者是美国航母也不一定可以有更好的发挥。
这同时也影响着英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在大战期间,唐帝国与美国都转变了海军的战术思想,特别是双方都损失了大量的战列舰之后,都将航母当作了主战战舰发展,航空战术也飞速进步。
两国海军的航空作战理论都已经相当成熟了,航母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
可在当时,英国海军仍然没有放弃战列舰,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以战列舰为主战战舰,航母不过就是战列舰的随从而已。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航母不那么热心了,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因素,再加上德国海军这个不争气的对手,英国自然会继续顽固的认为战列舰是海战的主战武器了。
而且在实战中,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在北海,地中海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可以说,英国海军的那些巨舰的表现要远远好于别国的战列舰。
从英国海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