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上也能够看得出来,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的海军有着重大的影响,另外,实战结果也在左右着海军决策层。
英国人不是顽固,而是在用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方式建造自己的海军。
其实,从英国人建造的战列舰的性能上就能看得出来,英国是一个很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国家,而且绝不会轻易的跟随潮流,英国所选择的发展方向都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
当时,英国海军在建造“英王乔治五世”
级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其14英寸的主炮太小了,根本就无法与唐帝国,美国的新式战列舰匹敌,可英国人仍然坚持使用了14英寸主炮,而在实战中也证明了,这种火炮是足够对付德国的“俾斯麦”
级战列舰的。
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北海海域,恶劣的气候条件让双方的交战距离往往只有数海里,而在这个距离上,14英寸的穿甲弹与16英寸的穿甲弹都能够击穿对手的装甲。
另外,英国海军一直没有发展重巡洋舰,而是更偏重于轻巡洋舰,特别是装备众多射速快的中等口径火炮的轻巡洋舰。
因为在英国人看来,200毫米火炮的威力已经过剩了,而155或者133,127毫米口径的炮弹也能够穿透巡洋舰的装甲,就完全没有必要需要那么大的口径,而火力密度比威力更重要。
在驱逐舰,潜艇,乃至作战飞机等等方面,英国人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针对本身所在地区的特殊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特色。
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唐帝国与美国海军的作战飞机都坚持使用风冷发动机,而且对作战飞机的有一点特别的要求,那就是不能太轻,太轻了在航母上起飞与降落都不方便,因此,唐帝国与美国海军多是独立研制作战飞机的,根本就不会采用陆航的飞机。
而英国人的“海火”
则采用了水冷发动机,而且是直接从空军的“喷火”
式战斗机发展而来的,这也算得上是英国特色吧!
对对手了解得越多,谈仁皓就越是惊讶。
这次的主要对手是英国,而不是法国。
对谈仁皓来说,英国是一个很神秘,可同时又很值得敬佩的国家。
也许,正是因为他对英国不是很了解,所以才会让他产生这样的感觉吧。
而越了解对手,他才越有可能战胜对手!
海魂 第十五卷 第五节 另类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