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后,谈仁皓在司令部里转了一圈,跟几个以前熟识的参谋军官聊了一阵,这才回到了办公室里。
他看了眼放在办公桌上的那份战略计划书,去泡上了一杯茶之后,这才坐了下来。
海军司令部现在主要就负责战略方面的策划工作,这也是甘永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战区司令部负责战役行动之后,海军司令部就很少关心战役方面的作战行动了。
而作为海军的最高指挥机构,海军司令部必须要负责协调各战区的作战行动,这样才能够让各个战区的进攻挥出最好的效能来。
谈仁皓翻开了文件的第一页,很快就找到了重点——“进攻”
。
这分计划书明显是由甘永兴亲自完成的,而甘永兴在计划概要里面就强调了“进攻”
的重要性,这也正是谈仁皓在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在“珊瑚海大海战”
结束,谈仁皓率领舰队返回莱城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战场上的局势变化,而在这三天中,他也形成了一个新的观点。
从美国参战到“珊瑚海大海战”
的这一期间内,可以算做是唐帝国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僵持阶段,双方都在拼尽全力的想夺取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并且因此而爆了数次大规模的战役。
而在“珊瑚海大海战”
之前,唐帝国所拥有的战略优势并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优势。
而在此之后,唐帝国的战略优势就极为明显了。
双方在太平洋上的舰队实力对比,地面兵力对比。
乃至整个战场是局面上,唐帝国都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并且通过逐步建立起来地优势。
最终获得了动全面战略进攻的机会与基础。
到此,僵持局面结束。
唐帝国海军的下一阶段自然是要将实力上地优势转变为战局上的优势,从而获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将实力优势转变为局面优势的唯一办法就是进攻,而不是防御。
从总体战略上来看,在此之前,唐帝国海军一直在西南太平洋上主攻。
而在中太平洋方向上主守。
两个方向有轻重上的区分,而到现在,只要再进一步,那么帝国海军就能够在两个方向上都获得优势,同时动进攻。
而这最后一步就是能不能在中太平洋上击败美军的反击,并且最终歼灭第五舰队,为海军在中太平洋上的进攻奠定基础。
甘永兴地计划正是针对这一点而制订的。
西南太平洋上的战局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只要继续向西南太平洋增兵,并且让第四特混舰队配合6战队行动,那么颜国忠迟早能够完成战略包抄。
为最后进军澳洲大6做好准备。
唯一没有确定的就是中太平洋上的战局,美军是否会继续进攻,还是由攻转守。
或者是干脆撤回到夏威夷群岛防线,这都不得而知。
而且,在中太平洋上,美军的劣势并不明显。
尼米兹与斯普鲁恩斯也不会轻易的罢休,如果帝国海军仍然在中太平洋方向上主守的话,那么就只会给美军更多的机会,让尼米兹与斯普鲁恩斯有更大的挥空间,相当于是把主动权交给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