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外人不以衙内相称,一般见面都呼之为“小相公”。
王安石当然早有定计,可现在有了变化。皇帝捧出来一个李长安,显然是对自己的成果不太满意。
“元泽,你亲自跑一趟,看看这个李长安搞的什么鬼!”
王雱应声称是,拿起李长安的资料翻阅起来。
一看之下,立马心底恼火,这家伙不是前几年跟自己赛诗的西城纨绔么?
四年前他陪父亲进京述职,那时候还是英宗皇帝在位。
当时蜀中天才苏子瞻也在京,他有心探一探对方的成色,于是在某一次宴席上借着行酒令比试诗词。
就是这个李长安半路搅乱,做出来一首“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抢了大家的风头。
一个纨绔,不斗鸡走犬,搞起来“厨娘学校”了。
这孩子口味到底是有多重,是七十二正店玩不起,还是嫌弃大相国寺的小姑娘不好看?
看着看着,他忽然有个不好的猜想。
难不成,这是权贵和门阀派出来故意给父亲难堪的人?
那也不至于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大宋朝的世家门阀都废物成这样了是么。
“父亲,我这就去查,看看他后面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王安石现在哪有心思跟人斗法,自己这边还一屁股黄泥呢。“若是没眼色的,找个错处,给他发落到边远军州去!”
一句话就给李长安判了流放,这就是大宋第二人的实力。
第一么,当然是托孤重臣老臣文彦博。
这人也注意到了李长安,不为别的,而是他搞得什么点石成金,让家里用惯了的马夫辞职了。
老头儿人老力衰,出行全靠马车,没个好马夫一天颠的尾巴根儿疼。
可恨的李长安,出主意让马夫去做什么公共马车,每天在城里跑车拉人。
像话么,这像话么,老夫堂堂枢密使,潞国公,一年上万贯的收入,养不起个马夫?
装神弄鬼的家伙,欺负到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