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提炼文化理念不是为了挂在墙上,它只有转化为行动才有效益。
如何让职工从被动到主动去执行文化理念呢?其实很简单,清楚了目的地---对岸,不就是需要一个载人过河的船嘛?!
作业区就是这个载体---船的提供者。
第一次,员工上船了。
“欢迎各位乘坐本船,服务不周,请多提宝贵意见。”
“船还可以,就是没有茶水。”
“是呀,凳子有点脏。”
“嗯,船开的有点不平稳。”
“好的,我努力整改。”
其实管理就与这个大同小异,让职工敢于开口讲、大胆讲是职工参与管理的第一步。
作业区首先发起的就是让职工对制度找茬。
这个可是大家倾诉的好机会。
员工先是“支支吾吾”
后是“侃侃而谈”
,全作业区一下收集了几十条制度的修改意见。
“设备备件需在待验收区验收后再转入货位,太浪费人力,物力。”
“提的好,的确是制度带来的动作浪费,取消待验收区域,使物资一次到位。
立即修改作业区的制度。
“凡是涉质量稳定、供货商稳定的批量物资,比如纯碱,完全可以实行到货后直接装车发给用户,减少先落地验收合格后再装车的二次劳动。”
“好建议,再追加一条‘每批货物留样检查,质量可追溯’。
这个涉及部里的制度修改立即上报。”
建议不仅被采纳还给予奖励,职工微笑挂在脸上,得意藏在心里。
第二次,员工上船了。
“嗯,船开的平稳了,可是还是没有茶水?凳子还是有点脏。”
“各位理解一下,开船就我一个兼职员工,实在忙不过来。
我们一起动手打扫一下卫生?”
于是凳子船舱打扫的干干净净。
这就是员工参与管理的第二步用工作引导。
“物资直接进入货位的确是省去了不少重复劳动,可是1000平方米的大库房,怎么才能快速找到未验收的物资呢?”
“插旗帜仨。”
“不大现实,那要多少旗帜。”
“用颜色卡片。”
“嗯,这个不错,白色卡代表未验收。
绿色代表验收合格。”
“好,白色--空白,绿色---通行,显眼易辩识易记忆。”
就这样颜色管理进入了我们的物资管理。
“燕子,把凳子扶稳哈,我要取灯管了哟。”
“班长,厕所那个水龙头老滴水,给我个新的,一会我去换了。”
类似这些工作,保管班的女工已渐渐的适应。
第三次乘船。
员工自觉打扫完卫生,喝着自带的茶水开聊起来:“起重班他们发明的那个牵引钩,真是绝了。
形状像“丫”
字,用手拿着可以前推吊装物,也可以挂住吊物后拽。”
“是的,这个钩的最大好处是解除了手扶吊装物的作业风险。
尤其是吊装长的钢材,再也不用爬上车去转动钢材对位了。”
“我们班设计的叉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