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大唐凌烟志 > 第153章 李纲辞官,彰显“士者如琴”

第153章 李纲辞官,彰显“士者如琴”(3 / 5)

渊虽曾试图调解,但收效甚微。武德七年(624年)的杨文干事件更使矛盾公开化,李渊一度欲废太子改立李世民,虽因裴寂劝阻未果,但双方的冲突已不可调和,最终在武德九年(626年)爆发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

据史书记载,东宫的幕僚中允王珪、洗马魏征等人曾向太子李建成进言:"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

这番言论揭示了东宫集团对李世民军功的忌惮。

李纲敏锐察觉到这种危险的权力博弈,多次劝谏太子李建成道:"秦王(李世民)乃国家柱石,您们兄弟当如手足相扶。昔曹丕、曹植之争,终使曹魏衰微,此乃前车之鉴。"

但太子李建成在“败家子”弟弟齐王李元吉及部分东宫属官的怂恿下,与秦王的嫌隙日渐加深。史载唐朝太子李建成开始"私蓄长安恶少二千人为卫士",并"阴募四方骁勇",这些举动明显是在针对秦王李世民集团。

李纲看在眼里,已察觉太子"渐近宵小,疏远正人",再次当庭劝谏道:"昔汉武帝因江充谗言酿成巫蛊之祸,隋文帝听信杨素谗言废黜太子勇,谗佞之害甚于刀兵。"

但李建成听后,表面"改容称善",内地里仍然继续纵容齐王李元吉等人构陷秦王李世民。这种表里不一的态度,最终导致李纲心灰意冷,于是,他在619年九月底首次向朝廷提出辞呈。

唐高祖李渊看到李纲要辞职,拍案怒斥道:"当年你在潘仁这等贼寇麾下任长史尚不觉羞耻,如今反而不愿做朕的尚书?更兼太子辅弼重任在肩,为何执意求去?"

高祖李渊所说的潘仁出身关中鄠县(今陕西户县),隋末大业年间(605-618年)借隋朝控制力衰弱之机,逐步发展为地方武装势力。其活动轨迹折射出隋末乱世中地方豪强的典型生存策略。

隋末大业十二年(616年),关中地区在隋炀帝暴政下陷入深重危机,史载"百姓困穷,财力俱竭"。作为京畿要冲的鄠县(今陕西户县),因赋税苛重成为反抗浪潮的焦点。在这场动荡中,潘仁势力的崛起颇具代表性。关于其身份,《资治通鉴》称之为"鄠县贼帅",《册府元龟》却记载为"土豪潘仁",现代学者辛德勇考证认为,此人实为利用乱世聚集"亡命数千人"的地方豪族,这种身份的双重性恰是隋末社会剧变的缩影。

潘仁以鄠县为根基,控制长安西南诸县,与西域胡商后裔何潘仁部形成军事呼应。其根据地司竹园"周回百里",不仅是唐代重要竹材产地,更因易守难攻成为战略要地,《新唐书》记载"众至数万,据司竹园为壁"。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攻占鄠县县城时,其采取"杀隋

最新小说: 啊?我打索伦?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雄兵连之武安君 全球骑士,我却是怪人开局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怪谈摄影师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