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的余晖回到家。
没有看到徐瑾年的身影,盛安猜到他下学后去外面打听情况,便来到厨房准备晚饭。
饭还没有做好,徐翠莲夫妻俩拎着一篮子猪骨头匆匆赶来。
原来下午盛安没有去张家拿猪骨头,徐翠莲担心徐家是不是有事,便等丈夫收完生猪回来,就一起来到徐家看是怎么回事。
“小姑、小姑父,是我没及时过去跟你们说,害得你们亲自跑一趟。”
盛安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头,将盛奶奶遭遇混子,被混子打伤的事说了一下,顺便表示暂时不去集市摆摊,等盛奶奶的身子好全了再说。
徐翠莲心里觉得可惜,却能理解盛安的做法:“不摆就不摆吧,照顾好你奶奶是大事。”
说罢,她愤愤道:“那几个该砍头的东西,竟敢大白天的抢劫伤人,哪天抓到非要打残他们的四肢不可!”
张屠夫拍了拍媳妇的肩膀,提醒她不要太激动,随后对盛安说道:“南市这一片的混子我都熟,明天我找他们帮忙打听一下。”
张家祖祖辈辈都是杀猪匠,免不了跟三教九流打交道。
能占领南市这片的猪肉市场,信誉和口碑固然是主要原因,能把一个个竞争对手打压得不敢冒头,自然少不了“朋友们”助威。
“谢谢小姑父,让您费心了。”
盛安对这位小姑父十分感激,说到底是奶奶受伤,和张家关系不大,小姑父大可以不作声,谁都挑不出理来。
如今小姑父肯主动相帮,其中肯定要消耗不小的人情,这让她如何不感激。
“自家人就不说见外的话。”
徐翠莲替丈夫摆摆手,让盛安不要放在心上:“这段时间你们都小心些,特别是安安,你一个妇道人家,稍有不慎就容易招来闲言碎语。”
盛安领了小姑的好意:“我会小心的,不会一个人去外面晃悠。”
徐翠莲和张屠夫去客房看望盛奶奶,安慰鼓励了盛奶奶一番才离开。
夫妻俩前脚刚走,徐瑾年就回来了。
看着他额头上热出来的汗,盛安递上半湿的帕子让他擦一擦。
徐瑾年一边擦一边对说明情况:“我找了一些认识的朋友帮忙打听,过几日应该就会有消息。”
盛安有些好奇:“是什么朋友?既然让人家帮忙,咱们是不是得请到家里招待一二?”
来到这里一个月,这个男人的亲朋好友,她只跟小姑一家打交道,其他亲戚或是朋友,别说见面,就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徐瑾年看了媳妇一眼,神色不变地回道:“他们性子内向,见到女子会害羞。等事情有结果,我自会招待他们,安安不必费心。”
那些人个个匪气重,且荤素不急嘴巴没把门,叫到家里吓坏安安怎么办?
盛安不知道徐瑾年的顾虑,还以为真如他所说的那般,便点点头让他自己安排,将小姑夫妻俩来过家里的事说了一遍。
徐瑾年点点头:“小姑父人脉广,他愿意帮忙,想来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盛安听得很羡慕:“你和小姑父真厉害,竟然有那样的人脉。”
不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