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隆庆中兴 > 第2073章 科场事重朝廷惊

第2073章 科场事重朝廷惊(1 / 2)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看法,杨继盛等人表示了支持,科场舞弊确实是对于朝廷信誉的极大的破坏,朱载坖也说道:“前唐黄巢之事,不可不为鉴也!”必须得让这些人有办法考进京师的,否则的话,他们到时候就要想办法打进京师来了,这点朱载坖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这次对于科举体制的改革首先针对的就是科举的开端,也就是县试、府试、院试,因为这三场考试时科举最初的考试,同时也是科举中最容易受到地方势力干预的考试,对于朝廷来说,科举是要杜绝各种地方势力和人情关系的往来,尽可能的网罗天下人才,防止地方势力把持科举。

    在三场考试之中,公认率取率最低的是府试,杨继盛就说道:“陛下,当时入泮,每县取六、七十名,府取不过百余名,文理稍顺者,竭力营谋,府取入泮,直如拾芥。故当日童试不难于放泮,而独难于府取。”朝廷之所以将府试的录取率定的如此之低,其实也就是为了防止在生员的选取中地方势力过度干涉。

    朝廷很清楚,县试作弊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知县的水平本来就是参差不齐的,再加上指望县令来杜绝这些地方势力对于科举的干预是不现实的,县令时很难和这些地方势力对着干的,往往县令都是和这些地方势力沆瀣一气的,这点朝廷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朝廷将希望寄托在府试上。

    因为朝廷认为知府不仅地位远远高过知县,而且其在地理位置上也离考生更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考生的请托,能更公正地主持考试。这样做也确实是起到了一些效果,知府毕竟是朝廷的四品大员,对于一般的地方势力,还是能够予以抵制的,只要知府本人能够秉持公心,再加上知府一般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学识也还是过得去的,通过府试尽可能的保证在生员录取中的公平。

    朝廷的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这样回事了,首先就是知府顶不顶得住各种说项、请托的问题,看起来知府是四品大员,对于地方势力有很大的震慑力,可以杜绝对于这些地方势力对于科举的干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就是知府被买通的可能性仍旧是很高的,只要地方的富户、豪绅等愿意出银钱,买通知府这一级的官员并非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要比县令多出些钱财罢了,其次就是知府本事相对清廉,可以对于这些地方豪绅的诱惑加以抵抗大,但是对于来自朝廷的各种请托,他仍旧是很难推脱的。

    虽然知府堂堂四品,论起品级来并不算低了,但是大明官职,一向是内重外轻,就是六部的郎中主事,也比知府在官场上要值钱些,还有布按二司,督抚大员、巡按御史等等,加上知府自己的同科、同乡等的请托,仅仅依靠知府来杜绝这些科举弊端,是显然不太现实的。而且在科举实际操作之中,一些

最新小说: 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 NBA:听劝就变强,我打遍名人堂 海贼:幻兽九头鸟 绿茶雌性声声唤,众兽夫心痒难耐 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 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重生之寒门翻身记 她太娇,冷傲权少掐细腰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带着铁路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