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鼓风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得冶炼的总体成本得以控制甚至在规
模效应下有所下降。正是这种技术革新带来的成本优势,才使得官营工坊能够在投入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产量的大幅跃升。
更廉价,更易获得的钢铁,意味着农具、工具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更新换代,这不仅能直接提升农业耕作和手工业生产的效率,更能间接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活跃与发展。
而这一切,也终于让刘辩心心念念的一项重要农具:曲辕犁的造价成功下探到了三千五百钱一架。
对于曲辕犁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威力,刘辩本人并非农学专家,无法给出精确的量化数据,毕竟这东西尚未经历过大规模农田实践的检验。
但是,它既然能在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如此显赫的名声,被后世誉为标志着犁耕技术成熟的典范,那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尤其是在水网密布,田块相对狭小的南方地区,它理应比现在普遍使用的长直辕犁更具优
势,是开垦水田、提高效率的潜在利器。
在刘辩的规划蓝图中,曲辕犁将与农兵团紧密配合,共同构成南方开发战略的核心驱动力。
他迫切希望这一次的技术投入,能给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带来一次显著的提升,让那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在耕种效益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准备以农垦兵团的名义,向少府下达订单。”刘辩召来了大司农陈琳,直接下达了指令,“初期曲辕犁的订单量,先定为三万架。”
陈琳听闻这个数量,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迟疑和肉痛的神色。
作为掌管国家财政收支的大司农,他对价格尤为敏感:“陛下,这曲辕犁......造价高昂,几乎是现有耕犁的两倍。它......真有传闻中那么厉害,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吗?”
他并非有意抗旨,而是职责所在,必须为国库的精打细算负责。即便这笔钱是算在农兵团头上,不用再另行支出,但是农兵团的钱也得精打细算啊!
刘辩理解陈琳的顾虑,陈琳毕竟还没有接触过这个东西,只是耐心地解释道:“价格上,它目前确实是贵了一些,这一点朕很清楚。但是它的优势也同样突出,它操作起来更加灵活省力,能够有效减少对耕牛数量和体力的依
赖,并且能显著提升翻土地的效率。尤其是在南方那些田亩狭小、泥泞不堪的水网地带,使用曲辕犁会比现在的长直辕犁得心应手得多,这对于朝廷坚定不移的南方开发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