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6 / 8)

曲辕犁的推广,更关乎整个帝国未来技术进步和工业能力的根基。

    人才始终是朝廷最紧缺的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刘辩这里,通读诗书算经、明晓治国安邦之道的士人是人才;同样那些掌握着营造宫室、冶炼钢铁、制作利器,兴修水利等实实在在技术的工匠,同样是国家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

    既然朝廷可以设立太学,建立察举、考课制度,来系统地培养和选拔士人。那么朝廷也一定能够并且必须建立起一套相应的体系,来培养、管理和晋升工匠人才!

    建立这套工匠品阶体系,正是系统化培养工匠,使其人尽其才的前提和基础!

    “臣,遵旨。”贾诩略一沉吟,便躬身领命,没有任何推诿或追问细节。

    他清楚地接收到了皇帝的核心意图:建立一套通行天下的、标准化的工匠技艺品阶评定与管理体系。

    至于这套体系具体该如何设立?考核标准如何制定?品阶具体分几等?每一等需要达到何种技艺水平?由谁来主持考核?证明文书如何设计、颁发与管理?......

    这一系列具体而微的问题,贾诩并没有在此刻逐一去向刘辩询问。

    因为他明白,皇帝提出的是战略目标和国家需求,而不是一份事无巨细的操作说明书,既然目标是建立一套通行天下的体系,那么其背后必然意味着需要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考核流程,以及由朝廷权威背书的,具有公信力

    的能力证明,比如说一份证书或者别的标志。

    这件事肯定不简单,甚至颇为棘手,它涉及到对传统工匠行业生态的巨大冲击,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出公平且具备可操作性的细则,其复杂程度远超处理一份普通的政务文书。

    但是那是工部应该去考虑和解决的事情!

    在一个成熟的官僚体系认知中,皇帝的职责在于定方向、立规矩、明赏罚。

    如果事事都需要皇帝亲力亲为,拿出完美无缺的完整方案,那还要他们这些尚书、丞、郎等各级官吏做什么?朝廷设立各部曹衙门,赋予其职权,就是让他们来将宏观的战略转化为可行的具体政策,并负责落实执行的。

    刘辩的态度也明确地体现了这一点,他作为最高决策者,只负责提出目标与规划蓝图,指明国家需要达到的彼岸。

    至于如何造船、如何架桥、如何航行,那就是执行层面官员的责任和能力的体现了。

    “执行的不好,那就可以直

最新小说: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边关战王,从搬尸体开始变强 让你娶弟媳,你扶岳母当皇后? 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谁给大明续命了? [综英美]一发十连,五蝠临门 穿成寒门农家子,每日情报肉满仓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