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明忠烈报国碑(2 / 3)

不可有缺;其四,提防建虏策动蒙古诸部、朝鲜生变,需加强联络与羁縻。”

方从哲补充道:“孙尚书所言切中要害。

然空言增兵、筑城、输粮易,行之于实处难。

其中尤以饷、粮为根本。

毕尚书之难处,亦在于此。”

“臣以为,可令熊廷弼详细具本,奏请所需钱粮数目及具体筹措、转运方案。

朝廷再统筹调度,亦可责成山东登莱巡抚协办,甚至请漕粮暂缓入京,部分转输辽东。”

工部尚书也言:“修缮城防、制造火器所需木料、石料、铁料、匠役数目,亦需熊廷弼及早预估,工部方可安排调拨,否则易误事。”

殿中再次陷入对具体执行细节的争论,钱、粮、兵、军械、民夫……每一项都无比具体,每一项都牵动巨大的资源,每一项的背后,都隐藏着难以计数的困难和地方官吏可能推诿拖延的空间。

朱由校静静的看着,眼神更加深邃,显然在思考更深远的问题:“然封赏、加衔、赐爵,乃酬功臣一时之荣。

辽东要真正长治久安,非有立足长久之计不可!”

“如今辽东收复失地,复开原、铁岭、抚顺等处,大片沃土荒芜,人烟稀少,岂非天赐良机?”

朱由校站起身,走到御案旁悬挂的辽东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辽河平原一带:“将士浴血夺回的土地,难道就任其空置,徒生蒿莱?户部说饷粮艰难,那咱们就地在辽东生粮!”

“拟旨!”

朱由校语气斩钉截铁:“凡愿留在辽东戍边之有功将士及伤残士卒,不论兵种、军阶,每人按例赐予官田二十亩,免其田赋五年!

安家置业,使其有恒产而有恒心!”

他转向孙承宗和毕自严,目光灼灼:“此田非赏赐,乃为国戍边之本!

阵亡将士,抚恤银照,其直系遗属(父母、妻、子),再额外赐官田五十亩,免赋役二十年!

使孤儿寡母,亦得生计依靠!”

“所赐官田,皆就近划拨于光复州府城堡附近,由地方官登记造册,总兵府与巡抚衙门共同督办,此乃开垦荒地、充实边陲、稳固疆域之根本大计!”

殿中几位大臣面面相觑,赐田屯田本有旧例,但皇帝此次对规模和待遇定得如此优厚清晰,且立意深远,让他们一时难以反驳其出点。

“臣,孙承宗,领旨!

陛下仁厚圣明,泽被苍生,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孙承宗率先一步接旨。

他出身寒微,深知田亩乃小民安身立命之本,昔日乡间,多少壮丁空有力气,却因无尺寸之地,或沦为豪强佃户,仰人鼻息;或流徙四方,沦为盗匪!

此非其不勤,实乃无地可耕之悲!

今陛下以天恩浩荡,授田于有功将士、安分良民,使其手中有地,心中不慌!

此乃授人以渔之旷世仁政,亘古未有之深恩厚泽!”

他面向朱由校,深深一揖,言辞恳切而充满力量:

“陛下心怀万民,洞察幽微。

此策若行,则边疆将士必感念皇恩,效死用命;流离之民必闻风归附,勤耕力作;不出十载,辽东将遍布陛下恩养之忠勇良民。

此乃强兵足食、稳固国本之良策,臣,

最新小说: 人类是病毒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天堂面包 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李世民 绿茶姐姐太勾人,反派甘心臣服 韦贵妃李世民 柳无邪徐凌雪 穿呀!主神 快穿大佬驾到:渣渣们快滚开 死遁,我是专业的[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