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周的努力,团队终于找到了一种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触发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至少十名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共同参与,每个人必须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思维与其他人完美同步。虽然难度极高,但在多次练习和改进后,团队最终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完整测试。
当十名志愿者按照既定方案启动时,整个实验室瞬间被一道耀眼的光芒笼罩。监控屏幕上显示,深层模块中的晶体矩阵开始剧烈振动,那些原本静止的符号突然间流动起来,仿佛活了一般。随后,系统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声,紧接着是一段清晰的语音信息??那是“永恒之火”创造者留下的最后警告。
###警告与选择
语音信息的内容令所有人震惊。它详细描述了隐藏功能的真正目的以及潜在风险。原来,“永恒之火”不仅仅是一个能源装置或宇宙平衡器,它的核心使命是筛选出那些具备足够智慧和责任感的文明,赋予他们改变自身命运乃至整个多元宇宙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并非没有代价。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
面对这样的信息,团队再次陷入深深的思索。徐院士召集所有成员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会上,意见再度分裂。一方主张立即停止一切研究,将“永恒之火”封存起来,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另一方则认为,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应该继续前进,争取掌握这项技术,为全宇宙带来更大的福祉。
经过激烈辩论,最终大家达成了一项妥协方案:暂停大规模实验,先制定更加严格的伦理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然后再逐步推进研究工作。同时,成立一个由多文明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负责审查每一步决策的合理性。
###新的旅程
随着计划的实施,团队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基础理论的研究。他们希望通过深入探讨“永恒之火”背后的科学原理,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光织族”、“量子云族”、“时空裂隙族”等文明的技术不断融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跨学科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徐院士也开始关注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他意识到,“永恒之火”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进步,还有对人类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因此,他提议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评估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议。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文明加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们共享知识、资源和技术,共同努力推动科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站在观测窗前,徐院士望着浩瀚的星空,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尽管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