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乃是来援袁军的主帅,姓王名朗字景兴。”
“王朗?”
文聘乍听此名,不由仰天大笑。
“阎象黔驴技穷,真乃天助我也!”
他说着谓黄祖曰:
“王朗者,名士风流,海内人望,乃是当世知名的经学大家,学识渊博,名满天下。
这要是袁营以他为重臣,负责内政,我必然不敢小觑半分。
可偏偏寿春方面,竟以他为主帅,统领两万乌合新军,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我还从未听闻他在统兵作战上有什么建树。
黄将军,试问此军此将,若中我大军埋伏,岂不顷刻溃逃?汝可还有何疑虑?”
王朗之名,黄祖亦有听闻。
听说袁军来援的统兵主将,竟是王朗这样一名风流名士,海内大儒,他便也放下心来。
拱手领命答曰,“愿尊将军号令。”
这次来犯的荆州陆军,主要就是他与文聘所部,说服了黄祖,接下来四万大军便能如臂指使。
见此,他当即发号施令,“好!既如此,便请黄将军领本部两万人与我埋伏于道路两侧,见王朗兵至,即刻杀出两面夹击于他。
此战兵贵神速,务必以最快速度击溃王朗所部,待张勋率众来援,给予他迎头痛击。
倘使王朗未破,而张勋已至,聘自领两万人拦阻张勋,待黄将军击破王朗后再来援我。
届时你我合兵一处,一举击破袁军,就在今日!”
“唯!”
此番因水军蔡瑁、张允在大江之上被蒋钦牵制,是以陆战之上,看似四万对四万。
但对文聘而言,能同袁军野战,总比强行攻城强。
况且此番占有埋伏之利,敌军半数又是名士王朗所率新军。
即便不是一触即溃,又能在黄祖的攻势下支撑多久呢?
舒城外七八里处,两万黑山大军望着打头处白马银枪的年轻将军,神色敬畏,令行禁止。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