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言汉室虽有未亡之意,可天子尽操于曹操之手,满朝公卿尽为曹操口舌。
扶汉便是助曹,孔明莫忘徐州之家仇!”
“扶汉未必助曹,二袁也未必长久,天下纷争,如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似过江之鲫。
十年之后,再看今朝,谁又能料定未来之事?
兄长既已决断,自去便是,愿你早登龙门,光复家业。
小弟便在这山野之间终老,渔樵耕读,好不悠哉。”
青年见其有归隐之意,不由惋惜,欲言又止了片刻,到底出言相劝。
“孔明,你之才胜我十倍,若能同去寿春,金榜题名,则赶考之天下世家诸子,视如萤火腐朽之光,怎比皓夜朗月长明?”
少年闻言却笑了,“兄长之才,振兴诸葛家门楣足以,何需劳我一惫懒之人。”
在诸葛亮看来,诸葛家有兄长支撑足以。
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观望天下大势,又何必在无有万全把握之时,轻易下注择主?
更何况他心底隐隐有一道身影浮现,当年曹操攻伐徐州,屠城破家,偌大的诸葛家千年门楣,一兮倾塌。
叔父诸葛玄牵着年幼的他,四处奔波逃命,曾远远听闻。
有一人,身无长物,只为心中大义,借了三千兵马就来挡曹操数万兵锋。
那一道人影,自此在他心中铭记,只可惜这一路太难太险,若择他为主,只怕这辈子都得操心劳碌,慵懒如他,智者不取也。
“不如躬耕南阳,闲云野鹤。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去休~去休,正可回笼高卧!”
望着兄长离去的背影,少年人饮尽杯中茶水,朗声高吟。
“草堂何睡足,窗外月未明!”
听着身后的高吟声,青年人摇头而笑,他一身蓑衣,踏雪而来,踏雪而去,朝着寿春方向渐行渐远。
他复姓诸葛,单名一个瑾字,字子瑜。
他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