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青,他近乎是咬牙下令!
“攀城者死!
三军听令,攀城者死!
这是在救鲁国,也是在救尔等性命,都给本相下死手,不得迟疑,不得有误。
否则,休怪本相,军法无情。”
言罢,他不得不将本来留作生力军亲兵卫队,尽数撒出去做执法队,专门斩杀对敌留情之人,以明军法。
可这条军令刚下不久,他便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哀求。
“老国相,陈彰在此,今日真不得容情乎?”
他闻声望去,便看见大将陈彰,也攀在云梯上,身上几处中箭,正强自与几个守城士卒拼杀攀城。
看那架势,似乎这些守城兵丁,也不太敢与他这位鲁国上将动手,若不是他刚才下得军法,背后又有执法队盯着,早将陈彰放上来了。
这一刻,就连张华都犹豫了。
只要通融一下,将陈彰放上来,鲁城就有了大将镇守,不论指挥守城,还是对麾下士卒的掌控力,总比自己这个半吊子强。
可自己刚下得军令,就亲自违反,不说军法何在,接下来难以服众。
便是陈彰放了?那陈彰的副将呢?偏将呢?校尉、军侯呢?
旁人要放,自己又如何再拦?
可这里是血战厮杀的战场啊!
战场之上,一瞬间的迟疑,都足以要人性命,袁军和这些鲁兵又近乎混杂着攀上来,满城上下都在拼死厮杀。
这等兵凶战危之时,哪个给你空隙,从容分辨攀城之人,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放人上来?
箭矢、礌石但凡有片刻迟疑空隙,袁军就会如潮水般涌上来了。
再者说,陈彰方才已言说降袁之意,虽说袁军并未接纳,但焉知不是早在此前逃亡过来的路上,双方便已串通妥当,专门演戏做局?
此前薛县、蕃县等皆因诈城败亡,今日又怎可不防?
即便双方未曾商量,如今眼看鲁城危急,而袁军势大。
又岂知陈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