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倒是英雄出少年,杨太尉庸碌半生,窝囊了大半辈子,不曾想倒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
“太傅刘繇假衣带为矫诏,蛊惑百官,不日将于洛阳举事,妄图颠覆汉室,必是通袁贼臣。
杨家世食汉禄,屡世皇恩,今日来此,请丞相清君侧,剿除乱党,匡扶汉室!”
“丞相之名,担待不起,操如今只是陛下亲命之一介御史,可不要将我与那自领官爵的袁贼,混为一谈。”
“修失言,还请主公恕罪。”
曹操满意颔首,语气依旧冷淡。
“杨家既然来投,那便说些我不知道的。”
杨修赶忙将刘繇如何得到衣带诏,又如何联络众人之事,一一道来。
曹操闻言就是轻哼一声,“这么多年来,从董卓到李郭,陛下倒也长进不少。
此事自我知晓后,从第一时间起查到现在,在宫中的眼线细作,至今都没给我查出来,陛下究竟是什么时候给刘繇藏的衣带诏。”
杨修:“.”
“其实,主公,依修所见,或许就没有衣带诏之事,一切皆是刘繇这个汉贼所谋,陛下或许是无辜的?”
“这不可能!
刘繇此人胆小畏怯,惜命如鼠,哪怕得了衣带诏,依旧百日谋反,一事无成,徒造声势而不敢举动。
若无衣带诏,他哪有这个胆子与操作对,为汉室舍生?
况且我了解陛下,衣带诏上所书言语,确实是他的口吻。
非陛下这等亲身经历者,不能感同身受,将之诉诸于血诏。”
曹操说着,抬眸深深看了他一眼,被他眸光盯着,杨修恍然。
“主公所言甚是,这确实是陛下所为。”
不管衣带诏是不是天子所书,曹操却要借此发难,清扫天子身侧宫人。
当然这也是他们二人在密室中说说,在对外的明面上,正如他之前所言:
【此必是刘繇矫诏!】
“好了,衣带诏之事,操自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