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你们来了才热闹。
再说了,你们之前干的壮举,做得漂亮,咱知青脸上都有光!”
顾从卿让黄英回屋,把从镇上买来的水果罐头和一包饼干拿出来:“咱也添两个菜。”
罐头一打开,黄桃的甜香飘了满院,引得几个年轻知青直咽口水。
月光爬上墙头时,饭桌周围坐满了人。
没有酒杯,就用搪瓷缸轮流喝着白开水,嘴里嚼着肉,话却没停。
“我想考大学,学农机,将来做改良农具。”
李建国啃着玉米,眼里闪着光。
张梅笑了:“我想当老师,咱村小学就一个老先生,孩子们上课挤得慌。”
李广接话:“我没啥大志向,就想考上大学。”
黄英和王玲对视一眼,轻声说:“我们想学医,见不得人受病痛折磨。”
秦书慢悠悠地说:“我想当个作家。”
最后轮到顾从卿,他望着天上的月亮,声音平静却有力:“我想让更多人明白,不管在哪,人都该有尊严地活着。”
“当然了,我会成为一名外交官,在国外的战场上为我们的国家打下尊严!”
没人再说话,只有虫鸣和偶尔的笑声飘在风里。
月光洒在每个人脸上,年轻的、年长的,眼里都亮着光。
这一晚,没有红旗村的阴霾,没有对未来的惶恐,只有一群知青围坐在一起,把理想和梦想,都浸在了晚风里,酿出了甜。
这阵子村里确实没什么重活计,去挖渠的壮劳力活,也在他们这批知青到村的前两天就选齐了人,热热闹闹地开工去了。
这么一来,他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倒像是突然闲了下来,每日除了帮着住处附近的老乡做点零碎活,竟有些不知该如何打时间。
大队长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早就听说顾从卿是从都来的大学生,肚子里装着不少学问。
这天他揣着旱烟袋,慢悠悠地踱到知青点,见了顾从卿便直截了当地说:“从卿啊,你看村里这些娃,天天野在田埂上,也没个正经学上。
你是读过书的,不如就屈尊给孩子们上上课?
讲讲你们都的新鲜事,还有外面大世界的光景,让娃们也开开眼界。”
顾从卿一听这话,想着能为村里做点实事,当下便笑着应道:“大队长您放心,这活儿我乐意干!”
就这么着,顾从卿成了村小里一名非正式的老师。
村小的教室是间土坯房,桌椅都是老乡们凑出来的旧木料钉的,高低不平,可当他站在那用墨汁刷过的黑板前,看着底下十几个脸蛋红扑扑、眼睛里满是好奇的孩子,心里就觉得格外踏实。
他从天安门的升旗仪式讲到故宫的红墙黄瓦,从火车的呼啸讲到轮船的远航,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下课铃,其实是挂在房梁上的一块旧铁片,响了都舍不得挪步。
到了晚上,顾从卿还要领着其他知青,在大队部那盏昏黄的煤油灯下,给村里的成年男女上扫盲课。
顾从清教他们认字、写字,教他们写自己的名字,教他们认简单的算术。
有人学得慢,一个“田”
字要写满半张纸,他就耐心地握着对方的手一笔一划地教。
有人记性差,早上学的字晚上就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