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劳工法严格,工资和福利支出刚性;供应链上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价格同样高昂。降价就意味着亏损,不降价则意味着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快速吞噬。
同样感受到刺骨寒意的是日韩品牌。夏普的销售代表在凯马特的采购会议上,试图强调其技术优势:更静音的马达、更精准的温控、所谓的“更耐用”。
然而,采购经理指着电脑屏幕上实时变动的销售数据,冷冷地说:“消费者用脚投票。你们500美元的风扇销量,还不及浩然国际150美元型号的一半!它们一样能转,一样能带来凉风!”
三星的情况也如出一辙,其高端型号的销量暴跌。技术优势在绝对的价差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更要命的是,高昂的海运费像一道枷锁死死勒着他们的脖子。日韩品牌想降价10%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窟窿,只能艰难维持原有的价格体系,同时加大营销投入,力图维系品牌形象,但市场份额却在一点点地被无形的黑手掏空。
香港品牌的反应则截然不同。除蚬壳之外,如“东方之星”、“联成”等几家中等规模、以模仿和贴牌为主的港商,一看浩然国际降价,几乎毫不犹豫地跟随降价。
秦浩看着情报汇总,反而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让他们跟,跟得越紧越好!”
这些香港品牌的跟风降价,客观上是在帮我们加速挤压美国‘地头蛇’和日韩强龙的空间!他们降价,死的更快的是扛不住成本压力的本土和日韩品牌。我们背靠的是整个内地的制造产能,我们的成本底线,他们摸不透!”
一场由浩然国际主导,以蚬壳为首的一众香港品牌推波助澜、默契协同的“围剿战”,在北美电风扇市场如火如荼地展开。
市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不断碾碎着那些成本结构脆弱、反应缓慢的竞争者。
虽然浩然国际单件产品的利润被压缩到了极限,但正如秦浩所预料的——出货量如同决堤的洪水,奔腾激增!
北美分公司的仓库吞吐量翻了四番还不够,紧急在东西海岸租赁新的物流中心。
从香港、上海、广州发出的集装箱船,满载电风扇,源源不断驶向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港、长滩港,
码头工人忙碌地装卸着来自东方的“风”,将它们吹进美国家庭的客厅、卧室,也吹响了浩然国际在北美攻城略地的号角。
与此同时,欧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