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与蚬壳达成的默契在稳步推进。
浩然国际集中火力猛攻中低端大众市场,凭借极致的性价比迅速扩大地盘;蚬壳则依托其品牌积累和设计优势,主攻中高端、强调复古风格和智能功能的细分市场。
两者虽各有侧重,却形成了一种无言的联合,不断挤压着欧洲本土品牌和试图进入的日韩新品牌的空间。
欧洲的出货曲线同样呈现出陡峭上扬的态势。
11月底,浩然国际的全球销售额(含东南亚)赫然突破了5.2亿美元!
已经提前完成了秦浩年前设定的销售目标,这也让公司内部那些曾经质疑过秦浩的高管,没了先前的傲气。
不过这还没完,12月份才是欧美市场一年一度竞争最激烈的“战场”。
欧美国家圣诞节的地位就跟国内春节一样,老外过年也喜欢消费。
这回可就不仅仅是电风扇了,浩然国际所有的产品都要进行“促销”
整个一个月,秦浩就没有在哪个国家待超过三天的,几乎成了空中飞人,也就是他的身体素质足够强,换做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
终于,元旦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秦浩从纽约返回香港总部。
简单的述职会议后,秦浩立刻召集了核心管理层及专门为上市项目组建的IPO团队会议。
“雷生。”李仁俊展开一份详尽的香港股市分析报告:“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无论是营收增长、利润率、市场占有率、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管理团队,浩然国际绝对具备优质上市公司的潜质。联交所审核方面,以我们的经营状况,不会有实质性障碍。”
会议室里众人纷纷点头,流露出期待。
然而,李仁俊话锋一转,指向了报告中的关键图表——恒生指数走势图。
那曾经一路上扬的曲线,在触及1981年7月的1810.20点历史高位后,如同断线的风筝般,掉头向下,开始了令人心悸的长达数月的暴跌。
“但是,上市的时机我认为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现在上市的话,可能会让浩然国际的资产被严重低估。”
李仁俊是秦浩专门从华尔街聘请回来主导上市的,之所以花大价钱聘用他,除了他在华尔街的工作经历外,更多的是,他的家族在香港金融行业深耕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