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已至午时。
林如海正欲收拾书卷,向袁易告辞下值归家。
恰在此时,年轻太监田奉来到“立身斋”,神色恭谨,至袁易跟前,双手奉上一份拜帖,禀道:“启禀郡公爷,一位姓房名庭训的翰林院庶吉士,特来求见,说曾授业郡公爷。此刻正在候着,恭请郡公爷的示下。”
袁易并不立刻接帖,目光先与一旁的林如海微微一碰。二人眼中皆无多少意外之色,反而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袁易这才接过拜帖,略看一眼,对田奉道:“去,请房先生来立身斋相见。”
“是。”田奉应声,躬身退下。
袁易对林如海道:“看来,父皇已是施恩于房先生了。”
林如海抚须颔首,微笑道:“正是此理。房先生此刻匆匆来访,必是圣恩已降,特来向四爷谢恩的。”
他心下暗忖,昨日圣上遣人询问师承,今日恩旨便下,这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亦可见圣上对四爷的爱重。
袁易道:“先生且慢行,与我一同见见房先生如何?”
林如海自然无有不从,点头应道:“理当奉陪。”
不多时便听得门外脚步声响,田奉引着一人进来。
来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瘦,身着庶吉士的常服,浆洗得干干净净。其人眉宇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喜悦,正是袁易昔日的老师房庭训。
房庭训一进斋内,目光便立刻锁定袁易,疾行数步,至地当中,推金山倒玉柱般行下大礼:“卑职房庭训,叩见郡公爷!给郡公爷请安!”
袁易离座上前,虚扶一把,语气亲切:“房先生快请起!你我之间,何须行此大礼?”
房庭训就势起身,又转向一旁的林如海,拱手为礼,态度亦恭敬:“林先生也在,晚生有礼了。”
他此前见过林如海,知这位林师傅在袁易府上地位尊崇,且是他的科甲前辈与翰林院前辈。
林如海起身还礼,含笑致意。
袁易请房庭训于客位坐下,吩咐田奉:“看茶。”
房庭训谦逊一番方才侧身坐了,见田奉递来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