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之间,光阴悄然流逝,一年半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这个平行世界来到了1998年。
在这一年半时间里,何雨柱有幸陪同钟斌先生前往香江,共同见证香江回家那一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
只用了一年半时间,位于川渝盆地的国航第六飞机制造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就初步完成了。
川渝盆地凭借三线建设时期积累的军工基础,成为我国航空工业核心区域。
在何雨柱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天府飞机工业公司已实现歼-20脉动生产线(90分钟/架)的先进产能?,其龙泉山脉的防空洞工厂模式延续使用,具备极强的隐蔽性和抗打击能力?。
此外,川渝地区拥有覆盖钛合金锻件、相控阵雷达、超音速风洞等环节的“一小时军工圈”?,形成完整的战略轰炸机配套体系。
这里是战略轰炸机工厂名副其实的首选之地!
在国家选定地址之后,何雨柱在系统商城里根据地形地貌定制了建筑设计图,交给了钟斌先生。
建设期间何雨柱记不清多少次来指导工程,并亲自检查阶段性验收工作。
本来基建部分他不想参与过多的,但是当时有些建筑设计达不到,最主要的是缺少高标号水泥,何雨柱不得不提供了水泥配方和关键设备,这一开始参与进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如今,何雨柱亲自随专列押送第一批关键的机械设备进入了工厂,新的阶段就要开始了!
通过严格的政审、保密培训、技术培训的第一批工人和技术人员已经提前到厂了,管理人员方面何雨柱只要了一个李国生充当助理,他以前就是空军地勤人员,有进行了先进管理的培训,又有相当的管理经验,给何雨柱打下手很合适。当然了,这也是一个培养的过程。
技术管理人员何雨柱要了HE飞机制造厂的一名副处长和HE航空研究所的几名研究喷气式发动机的骨干人员,其他人都是组织上从各个地方各个单位挑选的。
这些人不论是谁点的将,谁招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政审,还要经过社会部的严格调查,重要岗位上的人还需要何雨柱亲自“考验”!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密和安全。
机械和设备到厂,何雨柱就交给了李国生,他是何雨柱内定的未来厂长,车间生产管理的事儿将来都会交到他的手上,同时他也是总经理的培养对象,但是目前还是何雨柱带着他。
事关重大,机械和设备的的接收,卸车入库登记都由他这个助理亲自盯着。
火车到站之后,龙门吊开始工作,李国生不时的通过对讲机里调度员的话语声中了解卸车的进度。
他轻易不会说些什么,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好了。
卸车、转运、入库、登记一趟流程走下来都到了下午了!
机械和设备得安装调试还不到时候,车间里新安装的100吨航吊还没有走完调试流程,航吊驾驶员也还没有和航吊磨合好,用起来还有安全隐患。
这位航吊驾驶员今年已经有三十八岁了,干了二十年航吊师傅,可是驾驶这台世界最先进的吨位最大的航吊还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红梅,辽省葫芦岛人,之前在造船厂开五十吨航吊,是劳动模范技术标兵!三次政审都是一次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