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疑点重重,恐怕其中另有隐情。臣已找到一些证据,还请陛下准许臣在朝堂之上当众陈述。”
李斯年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说道:“陛下,萧琰通敌叛国一案早已人证物证俱在,齐王殿下如此说,恐怕是为萧琰开脱罪名。还请陛下明察,切勿被他人蒙蔽。”
李嶙冷笑一声,说道:“丞相大人,本王是否为萧将军开脱罪名,只需将证据一一呈上,陛下自有明断。难道丞相大人是怕真相败露,所以才急于阻止本王?”
“你……”李斯年被李嶙怼得说不出话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皇帝见状,皱了皱眉头,说道:“齐王,既然你有证据,那就呈上来吧。朕倒要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谢陛下!”李嶙躬身谢恩,随后转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带张毅和苏墨上殿!”
很快,张毅和苏墨便被侍卫带上了朝堂。张毅身着囚服,神色慌张;苏墨则身着素衣,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
百官见状,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大多都知道张毅是指证萧琰的关键证人,却从未听说过苏墨这个人,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
李斯年看到张毅和苏墨,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阴谋恐怕就要败露了。
“张毅,”李嶙的声音响起,“你且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说说你当初是如何指证萧将军的?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张毅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声音颤抖地说道:“启禀陛下,草民……草民当初是受了丞相李斯年的指使,才诬陷萧将军通敌叛国的。李斯年给了草民一万两银子和一座府邸,还威胁草民说,若是草民不照做,就杀了草民的妻儿。草民一时糊涂,才犯下了如此大错,还请陛下饶命!”
张毅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炸开。百官纷纷震惊地看向李斯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李斯年连忙跪倒在地,大声说道:“陛下,臣冤枉!张毅这是血口喷人,臣从未指使过他诬陷萧将军!还请陛下明察!”
“丞相大人,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李嶙说道,“张毅,你可有证据证明你所说的话?”
张毅连忙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双手捧着,说道:“启禀陛下,这枚刻有‘李’字的玉佩,便是李斯年给草民的信物,草民可以作证,这枚玉佩与李斯年日常佩戴的玉佩一模一样!”
侍卫将玉佩呈给皇帝,皇帝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又递给身旁的太监,让他传给百官观看。百官看过之后,纷纷点头,确认这枚玉佩确实是丞相府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