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颗粒无收,可太奶奶还是把家里最后半仓米都拿出来熬了粥,救济那些挨饿的人们……”
林语的测雨器突然刺痛她的眉心。她看见孢子内部的影像在变化:老妇人的手抚过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的头,孩童碗里的粥比别人稠些;穿粗布短打的汉子默默把最后一捆柴塞进灶膛,火星溅在他开裂的手背上;戴斗笠的书生蹲在棚角,用树枝在地上写“民以食为天”……
“每个孢子里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墨衡的声音低下去,“七十亿条记忆,对应七十亿个曾在灾年里施粥、受粥、护粥的人。他们的故事,被封装成了防御单元。”
朴正雄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孢子。银纹突然流转得更快,老妇人的笑脸在他掌心清晰起来:“正雄啊,粥要滚三滚,人心要热三热。”
“疼吗?”林语紧张地看着他。
朴正雄摇头,眼眶发红:“不疼……倒像喝了口热粥,从喉咙暖到胃里。”
墨衡突然皱起眉。他的机械义眼扫描到孢子表面的银纹在吸收晨光,连空气里的微生物都朝着孢子聚集。“他们在吸收能量。”他调出另一组数据,“这些孢子不是被动的防御单元,是……活的免疫细胞。”
“免疫什么?”韩秀英问。
“负面情绪。”墨衡指向道胎内部——那里还残留着徐福痴尸污染的黑色锈迹,“道胎是文明的记忆核心,徐福的‘黍离之悲’是精神病毒。而这些孢子……”他的手指划过朴正雄掌心的孢子,“它们在分泌‘情感能量’,专门对抗虚无和绝望。”
林语突然想起什么。她调出昨天的监测报告:“昨天星田的稻穗预言恢复正常后,道胎周围的负氧离子浓度上升了17%。还有……”她指向远处的稻田,“孩子们在田埂上跑的时候,笑声比平时高了八度。”
“是情感能量在流动。”朴正雄笑了,把孢子轻轻放在冰面上,“我们老一辈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不是力气,是热乎气。你看这粥棚里的人,他们熬粥时不图回报,受粥时不丢志气,护粥时不畏强权——这些热乎气,就是文明的疫苗。”
话音未落,冰面上的孢子突然同时亮起银光。林语的测雨器发出蜂鸣,全息屏上跳出一行警告:“检测到情感能量峰值,道胎防御机制启动。”
道胎冰壳表面的裂纹开始愈合。黑色的锈迹像被投入清水的墨汁,迅速褪去,露出合的痕迹。
“它们在修复道胎。”墨衡的声音里带着震撼,“每个孢子都在释放情感能量,这些能量不仅对抗病毒,还在……滋养道胎。”
朴正雄弯腰捡起一枚孢子,放在手心里。阳光透过孢子,在他掌心投下一片金斑。他看见粥棚里的老妇人抬起头,隔着七十年的光阴朝他笑:“正雄,你看,粥棚没塌,人心也没塌。”
“秀英姐。”他转头看向韩秀英,“明儿咱们去祠堂,把太奶奶的粥棚画下来。要让孩子们知道……”他的喉结动了动,“要知道,咱们的文明,从来不是靠什么星髓、玉液撑着的。是靠……”
“靠每碗热粥里的心意。”林语接口道。她的测雨器纹路里浮现出一行新字:“文明的韧性,在于记住苦难,在于传递温暖。”
韩秀英笑着点头,从怀里掏出手帕,仔细擦了擦朴正雄掌心的孢子:“正雄哥,你太奶奶要是看见今天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