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澡堂子洗个大澡,看看歌舞......如今看来却是痴心妄想了。
随着战船缓缓靠近,船上的文载尹也看清了岸上情形。
这位老成持重的谋士脸色也变得凝重,低声对李彻道:
“殿下,朝中重臣齐聚于此,怕是朝廷出了大变故,殿下需早做应对之策。”
李彻微微颔首:“阵仗不小,也不知父皇有何旨意。”
待到船靠稳,舷梯放下。
李彻当先走下,李霖紧随其后,文载尹、王三春、赢布等心腹将领簇拥左右。
岸上众人齐声高呼,纷纷躬身行礼:
“臣等恭迎奉王殿下凯旋!”
李彻步伐稳健,径直走向最前方的朱红身影,爽朗开口道:
“竟是杨公亲临!本王怠慢,未曾远迎,失礼了。”
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李彻在礼数上还是给足了面子。
杨廉年近六旬,虽然须发花白,面容清癯,眼神却锐利有神。
他见李彻主动招呼,脸上立刻堆起温和的笑容,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老臣杨廉,参见奉王殿下!”
“殿下远征倭国,劳苦功高,扬我大庆国威,老臣奉旨在此恭迎王驾,何来怠慢之说?是老臣叨扰殿下才是。”
李彻上前一步,虚扶起杨廉:“杨公言重了。”
随即,他转向一旁的常磐,执晚辈礼:“小婿见过岳父大人。”
郑国公常磐哪里敢受李彻全礼,连忙侧身避开,同时拱手还礼:“殿下平安凯旋,臣心中甚慰。”
就在这对翁婿目光交汇的瞬间,李彻敏锐地捕捉到,常磐眼中飞快闪过的一丝暗示。
见那眼神里并无焦急忧虑,反而带着一丝隐隐的喜色,李彻心中顿时大定。
看来,便宜父皇给自己带来的并非坏消息,甚至可能是个好消息。
李彻又向薛镇、张盛相等人微微颔首示意,薛镇回以沉稳的目光,张盛相则是一脸恭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