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已毕,李彻直接开门见山:“不知杨尚书此番亲临奉国何事,可是父皇有旨意?”
杨廉依旧保持着那副温和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殿下远涉重洋,舟车劳顿,不如先入城稍事休息,沐浴更衣,解了乏困,老臣再向殿下禀明不迟。”
李彻回道:“无妨,本王已在船上休息数日了,还是以国事为重。”
“国事虽重,也不急于这一时片刻。”杨廉笑依然是一副笑模样,“陛下有圣旨,殿下还是......”
李彻心中了然。
杨廉如此体贴,说明接下来的事情非同小可,需要正式的场合和仪式。
八成是庆帝收到自己的上表,让杨廉给自己带奖励来了。
而且应该是比较正式的封赏,需要沐浴更衣接旨那种。
“杨公体恤,本王心领。”李彻顺着杨廉的话往下说,“既然是父皇旨意,自当郑重以待。”
“如此,还请杨公稍待片刻,容本王更衣。”
他随即转向张盛相:“张巡抚,替本王好生招待杨尚书及诸位大人。”
“臣遵命,请殿下放心!”张盛相立刻躬身领命。
李彻不再多言,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向大连城内走去。
在经过薛镇身边时,他脚步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一个极轻微的眼神递了过去。
薛镇心领神会,默不作声地脱离了迎接队伍,不远不近地跟在了李彻一行人后面。
进入行辕,李彻挥退左右,只留下薛镇。
“发生了何事?杨廉为何拉着你一起来?”
薛镇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回殿下,末将也是一头雾水。”
“就在数日前,杨尚书一行突然抵达山海关,点名要末将随行,说是陛下的旨意。”
“至于具体何事,杨尚书口风极紧,一字未提。”
他顿了顿,有些忐忑地补充道:“殿下,莫不是陛下知晓了殿下此次征倭,末将私下调兵协助之事,要兴师问罪?”
“不可能。”李彻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