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爆炸,气浪将他掀翻在地,亲兵死伤数人。
“将军,顶不住了!快撤吧!”副将满脸烟尘,搀扶起刘仁詹。
刘仁詹抬头望向江中,一艘艘奉军战舰如同移动堡垒,坚不可摧。
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腔子里都是硝烟和血腥味。
下一秒,他声音嘶哑地开口道:“传我将令......撤回寿州城!”
主将下令撤退,本就濒临崩溃的南岸守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争先恐后地向寿州城方向溃逃。
北岸,王三春通过望远镜将南岸的战况尽收眼底。
看到叛敌军开始溃退,他立刻放下望远镜:“时机到了!”
“辅兵架桥,步军各营准备渡河!”
早已准备多时的奉军辅兵们,立刻推着预先制作好的木排、浮箱、缆绳,涌向河边。
在小船的协助下,他们将一个个木排连接起来,固定缆索,铺设木板。
由于南岸的威胁已被海军舰队清除,架桥作业进行得异常顺利。
随后,第一批奉军精锐在王三春的率领下,开始强渡淮河。
江面上,奉军舰队依旧在执行火力延伸任务,用炮火驱散溃逃的敌军,为渡河部队提供掩护。
当王三春第一个踏上南岸狼尾滩,脚下焦土尚且温热。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不过两个时辰。
这场战斗规模或许不算空前,但其意义却极为深远。
这是两军对垒时,第一次用火炮互相攻击。
后世史家在记述这段历史时,都将此战记载为【华夏史上第一次的炮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