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法者,准绳、规矩、尺度,是用来裁定是非,维护公正的。管理国家的工具,是帝国的骨架所在。”
“魂魄需正,骨架需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朕要以儒家的仁政凝聚人心,亦要以公正严明的法律来治理国家。”
“这,才是朕想要的大庆律法!”
一番话语,如同在众人眼前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不是单纯的儒,也不是纯粹的法,而是二者的结合与升华。
这一刻,所有人才真正略微窥见,这位年轻皇帝心中那庞大帝国蓝图的一角。
当然,也并非所有官员都赞同李彻的说法。
他们觉得,即便不是严苛之法条,那也比不上人治。
毕竟人有心,而法无情。
各代朝廷用儒家学说和人治,统治这片土地上千年了,岂是说改就改的?
当然,李彻不会顾及他们的感受。
依法治国这条路阻力再大,也必须要走,绝非是几个老夫子能反对的。
眼见修法之事已定下基调,李彻并未停下。
他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抛出了新朝的第二道重大改制。
“这第二道旨意。”李彻目光扫过下方,缓缓坐回龙椅,“关乎天下州郡治理。”
“朕观前朝旧制,行政区域划分混乱,州、府、郡、县交错重叠,层级繁多。”
“不仅政令传达迟缓,更易造成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甚至形成割据苗头。”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敲在众人的心头上。
“此等弊政,不可再续。”
“朕决定,在大庆全境推行‘行省制’,统一行政层级。”
“此制已在奉国试行多年,成效卓著,想必诸位爱卿亦有耳闻。”
此言一出,殿内倒是没有引起太大波澜,甚至不少官员暗暗松了口气。
行政区域改制,虽然动作颇大,但主要涉及的是官员体系的调整和地图上的重新划分。
并不直接触动官员的核心利益,更不会立刻去折腾底层百姓。
相比于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修法’,这事儿就显得柔和了许多。
而且奉国行省制的高效,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因此,众臣大多垂首表示赞同,并无异议。
李彻见状,微微颔首,知道此事阻力不大。
随即,他脸色再次沉静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凛冽的寒意。
所有人都知道,重头戏恐怕要来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是皇帝呢?
如今李彻正式入主帝都,怎么都得折腾一番,肯定不是两道旨意就能停下的。
“最后一道旨意,便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积弊最深、关乎国本之事”
“税赋!”
这两个字如同拥有魔力一般,让殿内几乎所有官员,心头都是一紧。
赋税,是帝国的血脉,也是最能牵动各方神经的敏感领域。
李彻没有立刻阐述新政,反而目光悠远,缓缓说起了一段往事:
“朕还记得,当年在北地,以王氏为首的世家勾结官吏,撺掇贼寇反叛燕国,意图不轨。”
“朕与燕王奉命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