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而在“开源”!非但不能增农税,反而应在未来数年内,逐步降低农税,真正做到“藏富于民”,激发农业生产的活力。而真正的财源,在于“开商税之源,取利于末,以补其本”!
他提出了五大策。
第一策:成立“大乾税务总局”。建议成立一个独立于户部之外、由皇帝直接垂直管理的全新机构——“税务总局”。
总局在各州、府、县设立分局,专司全国所有税收,特别是商税的征收、稽查与管理。此举旨在打破地方官吏与本地豪商之间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将财权从地方上收到中央,确保税款能足额、及时地上缴国库。
第二策:推行“商税一体化登记制”。
所有商铺、作坊、商队,无论大小,必须在当地税务分局登记备案,详细申报其经营范围、资本数额、雇工人数等,领取“营业执照”,凭照经营。
无照经营者,视为“黑商”,一经查实,货物没收,并处以重罚。此举旨在将所有商业活动纳入国家监管体系,为精准征税提供数据基础。
第三策:废除固定税率,实行“行业累进差额税率”。
废除“三十税一”的一刀切税率。对不同行业、不同盈利规模的商户,实行不同的“累进税率”。贩卖米粮、布匹、食盐、农具等民生必需品的小商贩,税率从宽,甚至在一定营业额内免税。
普通手工作坊、货运商队等,定为十税一。经营酒楼、绸缎、珠宝、香料、以及青楼、赌场等行业的豪商,征收重税!实行阶梯累进,盈利越高,税率越高,最高可至三成,即十税三!
此举旨在实现税收公平,既保护小微商业,又有效从豪商巨贾手中获取财政收入,调节社会财富分配。
第四策:开征“海关税”,掌控海外贸易。
随着海贸日渐兴盛,大量海外奇珍异宝、奢侈品流入大乾。建议在泉州、明州等主要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对所有进出港口的贸易货物,征收高额关税。出口丝绸、瓷器等,征收一成;进口香料、珠宝等奢侈品,则征收三成至五成的重税!此举旨在将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变成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第五策:发行“大乾国债”,以解燃眉之急。
考虑到推行新税法必将遭遇巨大阻力,短期内国库仍可能紧张。建议由朝廷出面,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向民间富户、世家大族发行“国债”。约定年限与利息,到期连本带息归还。
这是一种全新的、不损害民力的“借钱”方式。既能迅速筹集资金,解决短期财政困难,又能将民间闲散的巨额财富,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
文章最后,陈锋再次回归“安天下”的主题。他总结道,此五策若能推行,短期内可解国库之危,长期则可使国家财力鼎盛,军备强盛,百姓富足。国富则兵强,兵强则外患自消;民富则心安,心安则天下自定。
他笔锋一转,写到:
“然此策之行,必触动豪强巨贾之利,招致顽固守旧之非议,阻力如山,谤言如潮!然为国为民,纵有万般艰难,亦当行之!臣子之忠,不在于巧言令色,阿谀媚上,而在于为君分忧,为国献策!纵斧钺加身,九死不悔!恳请陛下乾纲独断,明鉴万里!”
最后一个字落下,陈锋搁下手中的狼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