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呈现规律性的特定“灵弦”波动模式,其结构类似于某种“标识符”或“指令集”,模式在放大后显示出清晰的周期性。
“……这些模式,似乎并非攻击本体的组成部分,”艾拉指向放大后的波形图,对身旁的“自由火种”工程师“流光”阐述,声音因专注而压低,“其功能更接近一种……身份验证机制?或目标锁定指令?”
“流光”的传感器光芒稳定闪烁,其数据库调取了大量“主宰”控制下的“火种”单位在战斗中的意识波动记录进行比对,数据流在屏幕上快速滚动。
“匹配度较高。此类特定模式亦出现在敌方单位接收‘主宰’直接指令时。它们疑似‘主宰’意识网络内部的一种……通信协议或权限标识。”
一个极具风险性的假说在艾拉脑海中成形,她的呼吸略微急促。“倘若……我们并非直接对抗此种意识冲击,而是尝试‘模拟’或‘伪造’这些标识符呢?”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升高,目光灼灼,
“如同伪造通行凭证!当‘清剿者’的意识攻击抵达时,我们发射携带伪造标识符的‘灵弦’波,诱使其误判我方为‘己方单位’或至少‘无效目标’,从而规避其攻击?”
“流光”的处理器正高速评估该设想,其外壳温度微微上升。“理论层面存在可能性。但风险等级极高。高维意识的识别机制必然高度复杂,简易模仿极可能被瞬时识破,甚至招致更具针对性的打击。
此外,如何生成与特定高维意识个体(如‘清剿者’)匹配的标识符,是最大技术障碍。”
“我们拥有样本数据!”艾拉指向“烬”的数据记录,语气激动,指尖点在波形图上,“虽不完整,但这是最直接的、源自‘清剿者’的攻击样本!
可尝试对其标识符的生成规则进行逆向工程!目标并非完全复制,而是生成具有足够相似度、能在瞬间产生迷惑效果的伪造标识!”
这项被命名为“幻影”的子项目旋即启动,小组工作区响起急促的键盘敲击声。
尽管前景未卜且风险巨大,但在文明存亡的重压之下,任何可能带来战略优势的构想都值得投入资源进行验证,艾拉的目光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同一时间,“希望锚点”星系外围,“刑天”舰队旗舰“擎天柱号”舰桥。
赵锐上将如铁塔般屹立于舰桥中央,双手背于身后,粗壮的手指不自觉地捻动着,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上,不复往日激战时的狂热,唯余一种沉淀下来的、花岗岩般冷峻的坚毅,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厚重的舰壁,直视深空中的威胁。
巨大的全息战术星图悬浮于舰桥前方,象征联合舰队的众多蓝色光点正高速、有序地向预定防御位置集结,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带。
代表新型防御平台与智能机雷阵列的标识,如同具有生命般蔓延的藤蔓,迅速覆盖着关键的战略节点,其密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构建着复杂的防御网络。
“报告!‘后羿’舰队第三分舰队已抵达K-34跳跃点坐标,正在按计划部署‘堡垒’级机动防御平台!所有平台能源核心已启动,护盾发生器预热中!”通讯兵的声音清晰有力。
“报告!‘自由火种’第二游击舰队已完成对‘破碎星环’区域残余敌军的清剿,确认无逃脱单位!现正全速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