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香港的租金受管控,不然1300多港币一月根本租不下。当然也正是租金受管控,房东才想出‘顶手费’这一套,也是和当年沪市房东学的。
童家聚在一起时,童润夫也忘记了对面的事情,他这个时候非常感激陈光良的指点,他不能为了个人的理想,而让家人跟着受苦;更重要的是,就怕个人做的事情,也不被理解,甚至污蔑。
“老大,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虽然这里还住得下,但总归我们需要自己的物业。晚一点,你去寻一幢物业,我打算买下来,算是我们在香港的投资。”
童润夫现在的薪水是5000港币一月,外加丰厚的年终奖金(6个月左右的薪水),以及各种福利——汽车和司机、一幢洋房等配置。
这个薪资已经是超出现在新丰纺织总经理的水平,主要是陈光良考虑到——童润夫是新丰纺织的真正奠基人。
长子童奔亮高兴的说道:“爸,你终于熄了回去的想法了!”
童润夫眉头一皱,威严的说道:“难道你想回去?”
童奔亮马上摇头,说道:“虽然很多人在讨论北归,但大家也持怀疑的看法。更何况我听说,大家都在观望陈先生的态度,所以有钱人都会很慎重。”
其他子女也纷纷劝父亲,不要抱着那种想法。
童润夫自然不会有那种想法,毕竟他离开沪市时,便已经被陈先生派人说服,他不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去让家人吃苦,甚至是.
“我们家不算是有钱人,但我既然答应陈先生替他管理新丰纺织,自然不会再犹豫。这次购买物业,考虑整幢购买,但价格不要超过十万。而且,我们家暂时住在一起,购买物业只为收租和投资。”
“投资?”
一众子女不理解起来。
不过话说来,虽然他们人口多,但现在的洋房也有三层,比起很多富人的居住条件,都已经好很多了。
另外,童家不仅仅是童润夫能工作,六个子女已经纷纷都加入工作,而且有4个子女是在‘陈氏企业’旗下。
童润夫笑道:“就是投资!前段时间,陈先生和我私下讲,香港来了那么多资金,那么多工业人才,那么多企业家,再加上又是中西交汇的地方,将来经济必然腾飞。同理,那香港的物业,必然也是三十年代租界的物业,所以劝我在香港置业。我一想也对,就打算买幢物业,我们现在毕竟是住的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