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香港的货柜码头提前几年出现,而祁德尊的和记公司此时还没有发展起来,不太可能有实力竞争得过四号货柜码头。
这样一来,实际上环球航运已经先一步把握主动。
如今和记的资产中,实际上只有屈臣氏的零售业务,还是陈光良比较看重的。当然,如果和记黄埔将来还是遭遇破产危机,陈光良也不会放过的。
环球航运大肆造船的举止,不仅让希腊船东、欧洲船东震撼,就连本土的船东也纷纷震惊。
香港船东反应过来后,再去日本造船时,订单已经排到了70年代后。一时间,他们想造船,但日本船坞没档期;他们想等到1971年交付,但又担心航运行情下跌。
一时间,大家自然嫉妒起来,心里恨不得陈光良赌博失败,船队轰然倒塌。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包宇刚,他得到汇丰银行支持,但很快发现,日本航运公司更信任环球集团,而日本造船厂更是给环球航运大开绿灯,他们则只能按部就班的排队。
至于去欧洲造船,这个造一点多功能的船型或许还行,但要造油船、货船的大型船只,那成本实在太高了,香港船队都舍不得那么高的成本。
至于希腊船东,他们一般是相信欧美造船技术,对日本造船持有一定的怀疑;再加上他们需要欧美的航线支持,所以也不得不在欧洲造船。
事实上,哪怕环球集团,也会象征性的在德法英造船,也是为了维护基本的关系。
包宇刚从日本考察回来,脸上有些铁青,如今就算他获得贷款支持,造大油船也要排队到1970年下半年,这让他顿时有些投鼠忌器起来。
“环球航运扩张如此冒险,陈光良就不怕他的航运帝国轰然倒塌?”
“如今日本航运界更信任环球航运,能给我们的订单也不是很多!”
“陈光良带动了香港航运,但也几乎垄断了日本油船运输,以及欧美油船运输占据很大份额”
他有些不甘心,毕竟有环球集团这个庞然大物,香港船东发展到100万吨以上后,就发现阻力是来自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