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经验。
如果连月球都无法搞定的话,关于治理火星又从何谈起。」
Tim一下就感兴趣了,「哦,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对月球进行改造?」
林燃解释道:「是也不是。
我很赞同马斯克的观点,那就是航天的本质还是成本问题。
如果去一趟月球的成本能够降低到100万rmb,你觉得会有多少人愿意去?它有没有现实意义的价值?
当然100万rmb是极端情况,可能我们会先做到1亿,然后做到1000万,然后再降低到100万。
首先是可回收火箭,比如说现在马斯克在做的星舰,星舰研发成功的话,靠着完全的可重复使用丶较低发射成本和高载荷能力,他们完全能把单人成本降低到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
我们未来也会造同级别的运载火箭,甚至在我看来,我们会比SpaceX更快。」
林燃指了指土星五号巨大身躯底下的发动机:
「Tim,看到月球1号发动机了吗?它的推力是星舰用到的猛禽发动机的两倍还要更多。
为什麽星舰的第一级要用33架猛禽并联,还不是因为猛禽的推力不够吗?
而我们的月球1号推力足够,不需要那麽多发动机并联,我们搞可回收重型火箭的难度也要比星舰低得多。
另外一方面来说,华国有着天然的成本优势。
网上最常见的说法,阿美莉卡吃一顿饭用10美元,华国吃一顿饭10rmb。
体现在生产端,是真正意义上无可匹敌的成本优势。
这里的成本优势不仅仅是人力成本那麽简单,是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势。
这麽说吧,我们这次搞定了去月球这件事,下一步就是常态化去月球,把去月球打造成旅游项目,同时在月球上盖小型基地。
围绕着小型基地慢慢延展。
这里最重要的其实是在月球上打造电磁发射塔。」
Tim反问道:「电磁发射塔?」
林燃点头道:「没错,你想,我们现在去月球,用土星五号,发射然后进入地球轨道,变轨,去月球轨道,指令舱留在月球轨道上,登月舱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