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和他们高调宣称的月球超导计算中心有关,但同时还是因为这是一个基建项目,基建项目是有实物的。
它是一个大型的基建项目,肉眼可见地在扩张。
在月球南极的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永恒的阳光洒在已扩张至数平方公里的光伏阵列上。
这些阵列不是平铺的,而是垂直的,垂直阵列能够减少尘土积累,月尘问题可要比地球严重得多。
NASA找来的供应商采取的月球光伏发电方案是月球光伏车,太阳能板在车上,然后需要收集太阳能的时候,太阳能板就平铺,不需要的时候,就从平铺切换成垂直,避免月尘的堆积。
而华国采取的就直接是垂直,因为得益于投放成本低,所以华国可以牺牲一定的光电转化效率,用来获得更高的稳定性,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些硅基光伏组件是专门针对月球环境设计的,每一块面积约2平方米,效率在23%左右,由阿波罗科技的多次发射任务运来,总输出已达50 MW,足够支撑整个基地的能源需求。
在沙克尔顿陨石坑的阴影区域里,这些光伏组件的占地面积扩张速度非常快。
阿波罗科技每次的发射任务,最多的就是这些光伏组件。
然后这些光伏组件,因为缺乏能源的缘故,所以一开始是需要宇航员自己去搭建。
也就是说在过去几个月,都是韦旭航、钱飞和赵建国这些宇航员亲手铺设:穿着宇航服,拖着组件,一块块固定在月壤支架上。
过程枯燥而危险,月尘静电吸附,组件容易滑落,而且要考虑到月球重力仅为地球1/6,让每一步都像在水里面行走。
从直播视角,就是宇航员把人类造物铺设在月球表面,第一次看很新奇,之后就越来越没意思。
但到达底部就会上升,因为你铺设的面积越来越大,视觉效果越来越直观。
华国人天然就喜欢这种种田的感觉。
加上这次和过去有所不同,因为光伏组件和配套供电设施的建设完成,这次是第一次机器人在月球作业。
此后,哪怕没有人类宇航员在月球上,机器人也会自动作业,铺设光伏组件。
这是一款名为吴刚的六轮履带式机器人,重约300公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