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李振华在湖底洞穴写下最后一行实验日志:‘它听得见我们。’
>1977年,伊万在西伯利亚冻土带录下第一段俄语回应。
>1979年,詹姆斯在美国亚利桑那沙漠发现心核矿脉共鸣规律。
>1981年,央金卓玛在纳木错高原完成首个人类意识上传测试。
>1983年,王建国在罗布泊地下哼唱《茉莉花》,成为第七位守门人。
>而今天,2025年4月12日零时三分十七秒,第八个容器就位,闭环完成。
>我们,正式回复:我们在。”
她说完,右手轻轻抬起,指尖指向苍穹。
刹那间,那条螺旋能量通道爆发出耀眼白光。一道纯粹由声音构成的波纹以光速扩散,穿越大气层,冲出太阳系,向着银河深处奔涌而去。这道波纹不含任何物质载体,唯有情感频率、集体记忆和文明自觉编织而成的“心灵信号”。
它不会被雷达捕捉,也无法用传统仪器侦测。
但它存在。
就像爱存在,就像思念存在,就像一个人临终前握紧另一个人的手那样真实。
谭明远仰望着那道消散于星空的光迹,忽然笑了。
他想起了沈知雨最后一次见他时说的话:“如果有一天,你能听见全世界的心跳,那就说明我没走远。”
现在,他听见了。
不止心跳,还有呼吸、低语、笑声、哭泣、童谣、战鼓、诗篇、誓言……亿万生灵的情感织成一张无形之网,托举着这颗蓝色星球缓缓前行。
三天后,第一组回讯抵达。
不是来自某颗具体的行星,也不是某种外星文明的语言,而是一段旋律??纯净、空灵,由未知乐器演奏,节奏恰好契合人类婴儿心跳的频率。这段旋律在全球九座倾听亭同步播放,持续整整七分三十三秒,结束后留下一行由声波重构的文字:
>“你们的声音很美。继续说下去。”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各国代表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封锁系统,防止“外部意识入侵”;有人呼吁公开全部资料,启动全球共治机制;更有极端派提出摧毁所有倾听亭,切断母频连接。
但在表决前夕,一件诡异的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