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地区,则归属乐浪郡辖地的格局。
就这样,
一代又一代的貊人,在偿还恩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诸夏君子的感化,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
他们凭借着辽东的广大,以及箕子之国和燕国在这里的松散统治,坚强的繁衍了起来,还在秦时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部族。
扶余、高句丽、沃沮等部,皆为貊人后裔。
而这些部族,也伴随着时代发展,先后成立了自己的国家。
其中扶余最为强大,并且是一个以农耕为主业的国家。
而高句丽作为后起之秀,也追随着前辈的道路,在耕耘和纺织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想来以此为资粮,是能够满足孙恩对后人期待的。”
至于扶余和高句丽的反对?
那可不关何博这位上帝的事。
谁让孙恩在中原周边地区看来看去,选中了辽东呢?
想骂人?
到大贤良师和他的后继者面前骂去吧!
“打的过吗?”
“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也有几十万之众呢!”
从狼居胥山润过来的山神还有些担忧。
但见惯风雨的上帝却摆了摆手说,“你脑子真是在漠北憋坏了。”
“难道你忘记‘诸夏一大乱,周边就遭殃’的规律了吗?”
不说别的,
自打西秦乱起来之后,其治下周边的蛮夷可损伤太大了。
但凡有“必取而代之”野心,以及一定统治智慧的地方诸侯,都在努力展现自己的力量。
屠戮自己地盘上的百姓,以求彰显自己的“勇武无畏”,这是愚蠢的表现。
可屠戮蛮夷就不一样了。
是谁让煌煌大秦变成如今这副模样的?